天五行属于什么?

荀驿涵荀驿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说法,是从《尚书·洪范》中传下来的(注1) “五行”一词的意思,最早出现于《礼记·曲礼下》“行不中道,言不就道……”的句子里。 这里的“行”与“道”都是指道路而言。这句话是说走路不能走在路中间,说话不要离题万里。这个意思后来被引申到各种事物上来,比如孔子说“君子不学不知其善”,就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孟子讲“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其中就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等等,这些都是用道路来比喻行为准则的道理了。至于说到五行,则是从“金木水火土”五种事物开始讲的,这五种事物的特性依次分别是: 金——西方属秋,秋天是树木凋零的季节,所以有枯败之义;金属性比较硬,能够切断物,所以又有刚锐之义。

木——东方属春,春天草木生发,所以有生长之象;木材性质是柔的,能够用来造屋造船,但是也可以用来做家具,所以又有仁义的涵义。 水——北方属冬,冬天冰雪覆盖大地,所以有寒冻之味;水性向下,滋润万物,所以又有智慧之义。 火——南方属夏,夏天阳光普照大地,所以有炎炽之形;火焰向上,可以焚烧万物,所以又代表勇猛;另外火的本性具有光和热的作用,所以又有向化的意味在里面。土——中央属四季交替之处,所以四时之气较为平和;四时的变化,离不开土的培植作用,所以土有承载、化育之功;土质松软,可以容纳万物,所以还具有广博包容的特性。 五行的意义大致如此,古人又把它们同人体对应起来进行解说,这就使得五行学说更加神秘化了。但仔细想想的话,五行其实是一种极其朴素的东西,它的本质不过是对五种自然现象的观察记录而已……

谭刘谭刘优质答主

我是学医的,但是我对中医的理解是来源于《黄帝内经》和《难经》。 《内经》里讲了五运六气、干支理论,天干地支是阴阳五行的基础,古人用干支来推演气候的变化及人身体状态变化。(比如子午流注) 我觉得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比现代医学要高级的多,这是中国古代对自然规律的研究结果。 而你所说的这个“道”是什么东西我还真不知道。因为道家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这些普通人就是努力啊! 所以古代先贤都是通过天地之间阴阳的消长变化去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而不是像现在人们这样,直接观察身体的各种症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