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可以投资吗?

宗爱华宗爱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简单回答:可以,且应该投资 首先,根据我国《基金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基金会、民办学校可以从事经营活动(第二十三条);并且,从事经营活动不是禁止性行为而是限制性行为,即必须符合“非营利性”的要求,即所获收益或者所得不得用于分红或用于其他分配,而应当主要用于本基金会或者本学校的宗旨和事业发展(第五十四条、第六十一条)。 所以从法律上说,基金会是可以进行投资的,只是需要满足上述两个法律规定的条件。

但是,我说过,做慈善事业的人往往有着比较纯洁的心灵(笑)所以,现实中很多基金会并不进行任何投资活动——这本身没什么,但是如果由此产生收益差的话,则可能导致其无法达到法定的“非营利性”要求。为符合法规,一些基金会会采取减少支出、增加收入的方式实现“非营利”的目标,比如通过减少对公益项目的经费投入来平衡因资金闲置而产生的损失。

当然,这样的办法并不是天衣无缝:一方面,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资金闲置带来的收益损失是现实存在的;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方法的基金会难免给人一种“假慈善”的感觉,有违设立基金会的初衷。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我认为,作为提供公共产品(这里指公益性教育服务)的学校或者基金会,在遵守前述两条法规的前提下,应当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中去,而不是把资金留在自己手中。从长远来看,这样才是使社会受益更多,也更符合基金会/学校“非营利性”要求的办法。

钱邦泰钱邦泰优质答主

为实现基金会财产的保值、增值,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并总结国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可供基金会选择的投资形式将不断增加。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管理漏洞,又考虑到投资形式的多样性和实际管理的复杂性,对可以用于投资的具体形式,条例没有一一列举,而是用“直接购买或者委托购买国债以及国家指定的其他证券”这样一个包容性条款作了规定。

对可以用于投资的财产作了“非限定性”和“在保值增值过程中”的限定,即用于投资的只能是非限定性财产,即捐赠人没有对捐赠财产的用途做出限定的那部分财产,而对于限定性财产,如果用于投资,必须经管理、理事会批准,而且,用于投资的财产,必须是在保值增值过程中,即财产已经增值,在不改变其公益用途的前提下,才可以继续用于购买证券等保值增值行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