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资不良资产?

游佳菲游佳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之前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这里稍微修改补充一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不良债权”及形成的原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应确认一项负债是否属于不良债权要根据三个条件来认定:一是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二是因债务人在可预见的期限内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很小,或者丧失清偿能力的风险很大;三是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且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据此定义,不良债权本质上是一种可能发生但客观上并不确定是否能实现的债权。 不良债权的形成原因较多,有债务人主观原因形成的,也有债务人客观原因形成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债务人经营不善导致无力偿债而形成的逾期债务;

(2)债务人非法占有资金或其他财产,造成债权人直接经济损失而产生的赔偿请求权; (3)债务人由于某种原因未能按时还贷或缴纳其他费用而形成的逾期利息和违约金等;

(4)债务人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合同而引起民事纠纷,经法院判决或裁定认定的应当承担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5)债务人违反经济合同应支付的使用费、定金、保险金等;

(6)其它符合不良债务认定条件的款项,如担保人代还款项及由此产生的利息等。 不难看出,上述情形中大部分是由于债务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但也有少部分是由于第三方(如担保方)的原因造成的。因此我们分类讨论: 对于因债务人自身原因形成的不良债权,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债务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②债务人虽有资产但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前者如债务人完全停工停产,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后者如债务人虽然仍有资产,但是该资产的变现能力很差,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取得财产的可能性很小。 对于因第三方原因造成的不良债权,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③第三方的经济实力明显达不到清偿要求;

④第三方的清偿能力不足,但具有一定规模的资产;

⑤第三方虽有一定的偿还能力,但是无法及时足额地清偿债务。 上述五种情形都属于比较直观的“坏账”表现形式,但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更为复杂一些,需要结合个案进行具体分析。

基于以上对不良债权的认识,我们再来看“如何正确投资不良资产”这个问题就比较好回答了。

首先,投资者应该明确自己投资的标的到底是什么。是不良债权转让,还是不良债权的收购与处置?两者之间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如果投资者打算购买不良债权进行转手出售,那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①所购进来的不良债权资产质量必须良好,同时应注意防止“伪不良”资产带来的风险;

②在判断是否达成交易的条件是否成熟时,要考虑两个时间因素:一是要关注拟购不良债权的交易对手是否已经启动了相关法律程序,二是要看拟售方是否在相关时间内具备合法、有效的处分权,这两个时间上的节点都将影响交易的顺利进行;

③注意审查相关的交易文件:包括书面协议、担保文件、委托处理文件等等,尤其要对涉及费用、期限、分配原则等的条款要认真核查,以免引发后续争议;

④积极跟进后续处置过程,把握时机,适时提请法律程序,加快回款进度。

如果投资者是打算做不良债权的收购与处置,则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是资金的来源问题——融资渠道是否畅通、成本是否可接受。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面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该如何应对。 毕竟,当您决定投入资金购买不良债权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您的账户有可能短期内不会有所进账,而长期来看存在一定损失的可能。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您的资金不仅安全无虞而且收益稳定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完美”结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时不逃避、勇敢面对,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