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性不良资产是什么?
商业性不良资产,一般是指非金融企业机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呆坏账,这类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处理难度较大。
一般企业呆坏账问题,主要靠企业自身在执行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予以消化,个别困难企业经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批准可以在一定额度内核销部分呆坏账。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这类企业过去积压的呆坏账数量很大,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和帮助逐步消化。近几年来,通过实施股份制改霞、组建企业集团等多种形式的债务重组和债转股措施,使这部分不良债务得到了处理。
1、资产处置方略。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采用招标拍卖等多种市场手段,灵活选择最有效的变现方式。
2、债转股方略。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选择那些有潜力、发展前景看好、技术水平较高、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扭亏脱困”企业,通过“债转股”等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恢复发展生机。
3、诉讼维权方略。通过诉讼与执行,使企业彻底摆脱债务纠缠,轻装上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经营机制,走“以工兴贸、以贸促工、工贸并举、技贸结合”之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谋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