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水指什么?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看似简单其实博大精深,水是“五行”中的一行。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变化,是生命之源。我国古代人民发现了水的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到了水的变化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为了表示水的变化现象及“生克”规律,就把水的不同变化赋予了“五行”之性。水的液态是向下流动的,无岸和容器则无定形,所以给水的液态赋予“从革”的特性及“润下”的属性。“从革”就是要约束水性,保持水的常态。“润下”就是要保持水的常态,给其它行以温柔滋润。把固体的水(冰)赋予了“凝滞”的属性,“凝滞”即是阻塞不通。把气态的水(雾、气、云)赋予了“阴霾”的属性。“阴霾”既是不明亮。北方既是水的主要来源,在我国中原地区降水大都是从北方来的,同时又依据“五行”方位,所以给水定位为北方之性。又依据了木、金、火、土生成水的过程和水又生成木的过程,所以给水取性曰“咸”味,又曰“黑”色。
“五行”中的水,它具有上面所述的若干个本质属性,而不只是某个或某几个性质。在“五行”的总体“生克”运动变化规律中,它永远是承火生,生木,可克(制)火,受金克(制)的元素。如一年四季的水是春天河水解冻上涨;夏天河水清,味甘;下雨多,水位大,沼泽和洼地有积水;冬天河干水落,冰冻,地下水位低。
概括言之:“五行”之水是依据水的固态、液态、气态三种自然现象赋予其“从革、凝滞、阴霾” 的本质特性和“咸”味、“黑”色;“润下”属性;“北方”之性的。同时永运是承火生(冬生春,寒生暖,冷生热)生木(春生夏,暖生热,热生热),克火(夏生秋,热生凉,热生寒),受金克(春生夏,暖生热,热生热)的元素。这就是“五行”中“水”的性及位,而不是水的其它某一个或某几个性质,也不是单纯水的液态可流动就说是“五行”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