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有什么旅游景点?
一、城市概况 符拉迪沃斯托克,别称海参崴,位于俄远东滨海边疆区的南部海岸,濒临鄂霍次克海与日本海之间的海峡。由4个岛屿组成,陆域面积达625.3平方公里(包括水域),人口约为37万,其中俄罗斯人占80%以上。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19℃,降水量约140mm;夏季长达五个月,平均气温为12.8℃,最低气温是-18℃。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市区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优美,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和“西伯利亚的明珠”。其港口规模庞大,可同时停靠25万吨级货轮,在俄罗斯所有海港中名列前茅。它还拥有完善的机场、铁路和水运运输网以及现代化的工业、军事基地及文化教育机构。
作为俄罗斯最大的军港之一,符拉迪沃斯托克驻有大量海军舰艇,因此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许多军舰,它们大多悬挂着前苏联的海军旗或太平洋舰队旗,也有少数悬挂着俄罗斯的海军旗或联邦安全局的海事部队旗,还有一些挂的是边防军的旗帜。偶尔还可以见到一艘美国军舰。 二、历史沿革
17世纪中期,阿穆尔河流域出现一个赫哲族部落联盟即尼布楚部。到了17世纪初,尼布楚部的势力已扩展到海参崴地区。沙皇俄国早在彼得大帝时期就开始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俄国进一步扩张到乌苏里江以东,并逐渐把侵略矛头指向我国东南沿海。
自18世纪后半期起,俄国人就在阿穆尔河(今黑龙江)口建造要塞,设置殖民点,准备进攻中国。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地点虽然靠近中国的边境,但在地理上却离日本的海岸比较近,比鞑靼海峡宽得多而浅得多,又无暗礁,因此可以停泊大批船只而不受阻碍;从那里进逼中国东北地区也较容易。
1732年在海参崴修筑了木制炮台,1796年改名为波谢腾岛(),这是俄语波罗的海之意的音译。1857年为防御日本人的入侵,在那里修筑起一道石墙来保护炮台。同年,为了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将波谢腾岛改为亚历山大罗夫斯克(),但这个名字未能长期保留下来。 1858年和1860年间,俄国趁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取得开放长江通商的特权以及索取辽东半岛的特权。为了便于管理这一带地区,1858年将滨海省改置为东西伯利亚总管区,1860年的《北京条约》又规定将库页岛割让给俄国。于是,俄国于1860年底派兵占领了这个地方,并将其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统治东方”。
三、风景名胜 海参崴有许多著名的大厦、建筑物、雕塑群和其他景观——纪念碑、纪念馆等。最著名的景点有:凯旋门、海军上将纪念碑、解放者列宁纪念碑、英雄城纪念碑……此外还有革命广场上的无名烈士墓,它是一个高大的圆形建筑,四周环绕着一圈石柱,上面镌刻着1905年至1907年间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作出贡献的人的姓名缩写。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城市的夜景很美,特别是沿着伏尔喀河两岸的景观灯装饰起来的街道和大桥。尤其是傍晚时分,华灯初上的时候,整个城市显得金碧辉煌,非常迷人。 1.胜利广场 它是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而修建的一个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雕像,基座上刻着“胜利”二字。
2.胜利教堂 它是为纪念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而建的。这栋教堂呈正方形,正面开有一个大门,四角各开一个小门,内部结构简单。
3.苏维埃大街 这条街曾是海参崴最繁华的商业街,两边都是一些商店和学校,街道两侧种满了法国梧桐树。目前这条路正在改造过程中。
4.苏维埃宫 原系海参崴市政府所在地。这座大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外观宏伟,气势非凡。据说,这里的建筑方案是从莫斯科请来的专家设计的。目前还在进行改建工作中。 5.海军元帅像 这尊铜像位于市中心的海军元帅广场上,该建筑是海军元帅阿列克谢耶夫的纪念建筑物,建于1957~1959年,由苏联著名建筑师巴维尔·特列切尔斯基设计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