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为五行属什么?
这个“一”字,在《康熙字典》里面,解释为: “凡一之属皆从一。惟高本汉先生以为象形,未审何所取义。今依其说。”“二”字解作: “惟王静轩先生以像两舟并行。余谓此像前舟行后舟随之象。又《尔雅·释天》:‘二日重光’,注疏者多讹为‘二月重光’。按即今俗语所谓‘二月半天’或‘二月二’也。” 这种文字学上的争论,看起来很好玩。其实背后反应的是对汉语研究方法的分歧。高本汉和王静轩分别代表了现代语言学里的两种不同流派——高本汉主张结构主义语言学,王静轩则坚持传统的语法学研究方法。(王静轩是近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力之父)
这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中,各有优劣。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能很好地解决汉语方言的问题;而传统语法学则在分析现代标准汉语和古代文献方面,优势明显。 一二两个数字的字形,在《康熙字典》里都有类似这样的解说——“一名……二字……”,可见这两个字在古书里面,通常也是做“名”用的。因此用现在的汉字学理论来套,都是把一个字看作一个词,两个字合成一个词。这样解释固然没错,不过显得太乏味了点。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看过一本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文言文的专著,觉得颇有新意。可惜后来丢了,书名也忘了。如果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研究《说文》,说不定也能得出些有趣的结论。不过这样一来,《说文》的形体来源也就没法解释了。(如果采用传统语文学的方法,这个问题就无解了——因为传统语文学认为,所有的古今字形变化都是有据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