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小字五行繁体几画?
《康熙字典》收录的小篆字体“五”,笔画为5;而收录的繁体字“五”则有两种,其一笔划为6,其二笔划只有4。 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繁体字呢?这是因为古代的制字方法与今天不同所致。今天我们看到的文字都是印刷体,是整齐划一的简化字;而在古代,文字的书写是手写体,字与字之间并没有明确分界的空白,同一字中各笔画也是连接在一起的不划分格的。所以,一个字有多个写法是很正常的情况(参见图1)。
图1 汉字的演变(手写体→印刷体) 古人为了区分同音字,或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思时,往往会在字旁边标注读音或释义。这些附加在文本中的符号,被称为“偏旁”。因为它们多由“文”、“字”等汉字的一部分所构成,所以“偏旁”又称为“部首”。
《康熙字典》把偏旁也当成一个字,并把每个偏旁对应的字形都收录进来。我们在查询《康熙字典》时如果遇到两个字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是否有偏旁相同的现象,如果有,则意味着这两个字是同一个字不同的写法。比如“五”和“伍”就是如此。 在古代有些字并不是单个出现的,而是成对出现。如“天”“大”,“明”“月”等等。如果查询《康熙字典》时遇到这样的字,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最后一笔是否相同。如果是,则说明这两个字是一组相反的字。“南”“北”就是一组相反的字。两组字形相同的字,意义相反或相背。
《康熙字典》中每组相反的字都有统一的页码,如果我们找到了其中一页,则其余各页都能找到。 古文字学中有一个字“毋”,今天的汉语字典收有这个字,但它只有一个音义,而没有详细的字形变化。这就是因为它被收入字典后,字形已经固定下来,不能再变了。而在古文字学家眼里,“毋”字是一个部首——女部的一个字。女部的字有很多,如“母”“女”“奴”等等。要查找女部所有的字,就要翻检大量的地方。但假如我们要找的是“毋”字,只需要搜索它的部首即可。所有含“毋”这一部首的字都被搜了出来,我们再把它们与原文对照,就可以找到想要的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