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是什么生肖?
“人间仙境”是一个汉语成语,来源于佛教语。意思是人间如仙境一样美好。形容人间美好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状态。 《五灯会元·卷一·七佛世尊多宝如来传》中记载:“问:‘如何是世间清净法’师曰:‘唯莫造作’,曰:‘何故’师曰:‘唯莫造作故,即是世间清净法也’”。这里提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世界(世间),另一个是净(清净、洁净)。
《大乘义章·十因缘品》中详细解释了这两个概念:“言世间者,此有二种:一者有情世间,二者器世间。有情世间者,谓众生界;器世间者,谓器界。”“若就器世界,则具众相,所谓四大天王所居宫殿,忉利天宫,夜摩天宫,兜率天宫,化乐天宫,他化自在天宫。如是等天,虽有高下不同,然皆有无边妙色,胜妙光明,庄严殊特,非情所知。但以心量观彼天人,犹如画屏,一切有情,莫不亦尔。” 这里把器世界分成三个层级:欲界天、色界天和无色界天。每个层级又有若干层次,比如欲界天分为四禅十八天,色界天分为四空九天,无色界天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无数的天界中,都有美好的景物和景象,它们都被容纳在“妙色、胜妙光明、庄严殊特”的范畴之中,所以佛教常用“妙香普熏、光明遍照”来形容这些天界的景致。
正因为如此,“人间仙境”这个比喻就很贴切了。因为人间不仅是有情的居所,也是器的所在。虽然人间不如天界那么辉煌壮观,但也自有其美好之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鲜花绿草,流水潺潺,鸟鸣兽跃……这是“人间仙境”最本真的写照。 这样的境界与“心无旁骛”的状态很接近。于是,我们在诗词文章里经常看到“心无杂念,天地自宽”、“心无旁骛,一路繁花”之类的句子。 “心无旁骛”这个词最早出自西晋作家鸠摩罗什的母亲。她是一位精通佛法的女性,据说能够穿越各种幻象而直达真相。有一次,她的儿子鸠摩罗什在梦中喊醒了她,问她自己到底有多少资产,母亲说只有八万四千钱。罗什问这是为什么,母亲说因为这八万四千钱是你布施的,已经花掉的部分不再计算了。罗什醒来后非常震惊,从此他开始过“日中一食”的生活,每天只摄取足够维持一天生命的营养,其余的时间都用来修行。因为他心无旁骛地修道,因此很快获得了神通——能飞行自在,并且会讲五种语言。
到了唐代,有位叫张璪的画家提出了一个“忘形养气”的画画秘诀——“得意忘象,得意忘言”,意思是说,当画家完全沉浸在“道”的境界时,绘画的技巧也就无从谈起了。其实,“心无旁骛”这种状态并不仅仅是佛教的见解,它属于东方哲学的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儒家的圣人孔子就说过类似的话——“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意思是指孔子在教弟子礼节时,不需要刻意地装模作样,而是自然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