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铜的原因?
这个问题涉及到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一个基础常识——成本加利润定价法则 (Cost+ Profit Margin)。
这个定价原则认为,商品的买卖价格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二是制造商希望获得的净利润。 举例说明:某企业进口钢材,海关提供的数据是每吨5000美元CIF(含保险费),那么该企业进口1万吨钢材的总成本就是5亿美元。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企业期望的利润率,如8%,则出口商要求支付的价款为: 上述计算结果没有考虑关税及其他税费,假如进口方需要支付1300元的关税,则最终进口成本变为6.2亿元,在此基础上加上8%的利润,则出口方报价应为7.04亿元。 如果考虑到国内相关原材料的价格变动的话,进出口价格差会变得更加复杂。 比如,当中国的钢铁行业出现亏损时,为了实现行业整体盈利,政府可能会采取限价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国外钢材价格较低,但国内厂商还是以低于进口价出售,此时如果进口量很大,对国际市场钢材价格会产生下拉作用,使得进口价低于出厂价。反过来,在钢铁行业盈利能力较强的时候,即使国外钢材市场过剩明显,我国也大量进口,这样就会推升进口价格,从而间接提升国内产量。
对于铜来说也一样,目前全球绝大部分的冶炼产能都在中国境内,因此不管从能源还是原材料还是人工等各个方面来说,中国进口的铜材成本都是比较高的。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和最大铜原料净进口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中国共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1239.1万吨,同比增加15.8%,进口金额149.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创下近十年新高。2014年国内累计表观消费量为1562万吨,比上年减少3%。 据业内专家估算,中国每年进口粗铜和在产冶炼厂的加工费大约需要200亿~300亿美元。 目前中国有将近一半的粗铜加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60%~70%,个别企业甚至达到100%,如果进口铜的价差继续扩大,这些企业的生存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