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为何放弃选秀?
CBA公司之所以取消选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CBA联赛的球员流动性太低了 作为一个篮球爱好者的角度来说,我是非常希望有选秀这一环节存在的,因为这样能让一些有潜力但缺乏经验的新人得到锻炼的机会;但从CBA公司的角度来看,他们需要考虑更多。 CBA目前一共20支球队,每个赛季常规赛和季后赛加起来不到500场,就算每场都是新人打首发,那最多也就500次机会,而像辽宁这样的强队,一个赛季轮换的球员都没有500人….. 所以从概率的角度来讲,任何一个球员被选中参加CBA选秀的概率基本上就是十万分之一。。。。
对于CBA的这些俱乐部来说,签下一个球员的风险是非常低的,毕竟联赛周期短,伤病风险大,球员适应能力差等等问题都使得球员加盟俱乐部后很难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所以那些有能力给顶薪却不去做的俱乐部并不是因为舍不得钱,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新人的能力其实并没有到那种非他不可的程度——比如李根,当初北京首钢开出顶薪想挖他过来,但是李根最后选择了上海,很多人说是人情世故的原因,但是我感觉更重要的是李根知道自己到了CBA以后能打出的真正实力究竟有多少,以他在山西队的经历为例,在山西这种球权并不集中的球队都能拿到场均17.2分4篮板的数据,那么换成北京这种更注重个人进攻的球队,李根预期能够达到的水准肯定是更高一些的……所以最终李根选择了上海,一个能给他更多的机会去发挥实力的球队。
所以对于CBA公司来说,选秀当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一旦有了选秀,那些有能力签顶薪的俱乐部可能就不会再给新人太多表现的机会,而那些本来就没有能力签顶薪的俱乐部就更别指望能从选秀中抽到好的球员来补充阵容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CBA公司放弃选秀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首先是目前大学生球员的水平难以达到CBA联赛的要求。以王哲林、周琦和郭艾伦为代表的新一届国手是近年来大学生球员的翘楚,但三人的崛起离不开特殊培养,王哲林和周琦先后接受了八一队的特训,郭艾伦更是从辽青一步步踢到了辽大。与他们相比,其他大学生球员不仅技战术能力差距较大,对抗能力上也有相当的不足,无法在竞争激烈的CBA联赛立足。
其次是CBA各队并不缺人。过去CBA曾有不少球队存在人员缺口,但最近几个赛季外援政策的收紧使这种现象消失,就连上海这样大牌外援云集的球队也不得不采取4节6人次的外援使用方法,外援人数的增加压缩了本土球员的空间,也使CBA各队缺乏引入新人的动力。
尽管如此,CBA联赛与大学赛场在人才选拔上“南辕北辙”仍令篮坛一片哗然。在王非、张斌等圈内名宿看来,CBA选秀不实行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大学生球员无法向CBA输出人才,而在于切断了CUBA与CBA的联系,使大学生联赛成为了一片“死水”。一旦最好的球员无法进入CBA效力,CUBA的质量必然一落千丈,而CUBA的衰落又会影响低一级别的大学生联赛,使整个大学篮球的根基受损。
实际上,在美国等篮球发达国家,有职业体育联盟向低级别联赛选秀取人的传统。NBA设立了选秀权用以从NCAA选拔人才,美职篮全明星赛上还有大学生明星队与星梦队交手的环节。类似的还有NFL从大学生球员中选秀,MLS也通过选秀考察从大学联赛毕业的新人……可见,从低级别联赛选秀取人并非CBA等职业联盟的专利,选秀制度与人才双向流动是让职业联盟和低级别联赛双赢的良方。NCAA和NBA就是极佳的例证,NCAA因此成为各国篮球高手向往的舞台,而NBA也以雄厚的人才储备成为了首屈一指的顶级职业体育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