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的属性,古人并没有明确说明来源自哪本书或哪位古人的理论,它是随着道教的产生而逐渐完善的。《春秋命历序》说:“天地开辟,万物始形;造胎分体,万物肇萌;四象既列,五行以成……”可见五行是先有天干、地支,然后有五行,并非是某种物质或者元素被命名为某行。 那么,什么是天干的五行呢?《五行大义》中说得很清楚:“五行者,五帝之符号也。木帝谓之苍,火帝谓之赤,土帝谓之黄,金帝谓之白,水帝谓之黑。”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五行是上古时期对东、南、中、西、北五方神灵的称呼,每一方的神灵代表了不同的颜色,并各有所属的字母。
东木帝苍,代表字母A;南火帝赤,代表字母B;中央土帝黄,代表C;西方金帝白,代表D;北方水帝黑,代表E。这五个字母形成了一个圆圈,所以也叫它“五色帝图”。 这个五色帝图的流行年代大约是在战国末年或是秦汉之际。比《周易》的形成要晚许多。
为什么把东西南北中五方位的神灵赋予五种颜色呢?古人这样做肯定是有他们的道理的。我猜测是因为古人在观察宇宙时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东方和南方,因为太阳从东边升起,又给南方带来温暖;而西方在日落后的几个小时里是最黑暗的,给人们一种肃杀的感觉;东北和西南则分别给人以坚实和不灵活的印象;而北方虽然也有星辰,但始终给人一种阴冷、阴沉的印象。 所以,古人用五行来形容这些不同特征是非常合适的。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五行特征,显然是一种主观臆断,但是古人就是如此认为的,我们只能尊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