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有髻?
十二生肖中,有“髻”的只有龙、鸡、牛和狗。 《礼记·檀弓下》中有言:“幼子冠而缁,谓之冠帻。童子稚且童,谓之角巾。童子少且稚,谓之总角。” 所谓笄(jī),就是簪子; 而帻(zé),是包发的头巾。 在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意味着成年。届时,父母会为儿子制帻,表示告别童年。 不过,由于先秦时期男子普遍蓄胡须,所以又用“结发”来代表成年。
汉朝以后,男女皆蓄长发,所以只有到了“及笄”的年纪,女人才算成年,否则就是未笄之年。 至于结发,则成了旧时民间男子结婚时的习俗之一——在新婚之夜,新郎剪下发茬,放在一个红盒子里,交给新娘。这盒子里面的头发,就叫作“结发”或“束发”。
等到后来,人们就用“束发”“结发”来指代成年,再没有性别之分了。 用今天的话来说,古人都是“扎着马尾辫的成年人!”
有趣的是,古书之中提到龙的时候,往往称其“垂髫”(tiáo)。这是形容龙的头发像小孩的发式一样。如晋代的干宝所著《搜神记》:“龙不忌屠门之秽,而畏蝼蚁。食其肉,饮其血。故善射者,百步之外,能贯虱心。” 唐朝李商隐的诗句“叶底偷新熟,花间觅小窠(kē)”中的“小窠”,就是指蚂蚁卵。 龙应该是一身“马尾辫”。
当然,最明显的“马尾辫”,还得数凤凰。在诸多古籍之中,我们总能找到关于凤“羽若马尾”“尾似雉尾”的形象描述。
至于其他几种动物,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比如说猪,古人认为猪的尾巴很有用处。如果一家子人太多了,家里挤不下,就要“添丁进口”。怎么判断这家够不够住呢?要看有没有给小猪留的“猪圈”。如果没有的话,就说明人太多了,需要生个孩子。相反,倘若猪圈里养得下小猪,那就说明人口刚好合适。 所以,当孔子看见别人家里的猪圈太小,就提醒他赶紧“添丁进口”的时候,这个人的反应是“不为狗厩与猪圈而忧”,意思是说我连养猪的地方都没有,哪里还会担心生育的问题。这显然是一种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