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是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创造的,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这五个字出自《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五者,一曰神,二曰行,三曰艺,四曰势,五曰德。是故五行得其序,治。失其序,乱。”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的运动和变化所构成的,这五者相生相克,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维系着事物的动态平衡,并决定着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五行有相生和相克两种关系。所谓相生即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胜复、抑制等相互关系,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存;没有克,事物又无所约束,就会紊乱。
把人体的五脏与五行相类比,以五行之特性说明五脏之功能特点:以木之生长,舒展条达之性,比肝之疏泄;以火之温热之性比心之阳热;以土之生化之能比脾之运化;以金之清肃,收敛之性比肺之肃降和收敛;以水之滋润,下行之性比肾之藏精,温化至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