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字在五行里属什么?

肖茜颖肖茜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水平,但我的答案可能不会让你满意——我查了很多古籍资料,都没找到关于“兵”字的五行的确凿依据,所以只能给你一些猜测性的看法了…… 首先,根据我对古人用法的理解(比如《说文解字》《尔雅》等)“水、火、木、金、土”五个汉字本身是不具备属性的,只有用来表示事物的名字的时候才具备属性;而“天、地、神、鬼、山、川”之类的词虽然具备了性质但却不能说是五行之一(它们通常和具体的事物相搭配来起到修饰限定的作用) 所以,如果我要给一个事物定性的话会这么描述——“某某是属水的/火的……”而不是说“某某就是水/火啊!” 我觉得这里的关键在于古人是用抽象的概念去描述具体的概念,而不像现代人那样用具体的概念去描述抽象的概念。

其次呢,我觉得题主可以把这个问题的范围再扩大一点——兵者,国之大事也。其实不仅仅是兵器,任何军事上的动作都可以用五行来判断。那我们就来看几个例子好了 ——吴起变法的时候下令让士兵的家属搬到郊外去住,结果士卒们都不乐意了,纷纷闹着要退出军团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中去。吴起就说:“照你们这么说的话,我们就不应该跟楚王一起开垦荒地了吗?当初商汤讨伐夏桀时候,就把有罪之人的家人流放到远方去,结果天下的人都归顺他;武王灭商的时候,把妲己等人扔进黄河里头去了,结果四海之内无不臣服。现在大家既然都是楚国的子民,就要以国事为重,怎么可以只考虑一己之私呢?”说完之后士卒们都拜服在地…… 这事在《史记·孙子列传》里有记载: 吴起为魏共公时,西河之地(今陕西东部一带)向秦国人开放得越厉害,魏国就越是衰弱;向西边攻打秦国,魏国百姓就越发困苦不堪——于是吴起就下令把居住在西边边境上的民户都迁到东边去住,同时还要把驻守在那里的军队迁回来。这样一来果然没有多少年西边就再也没有敢进犯的人了。

后来秦惠文王即位,便派商鞅带兵打魏国。当时赵襄子刚刚去世,赵国的新君年幼无能且又昏庸无道,魏武侯就想趁机夺回过去被赵国侵占的土地,于是就派出大将军魏冉和秦军作战。谁知这一仗打得十分惨烈——魏军在战场上损失了十几万兵马,剩下的那些人也都无心恋战了。这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对魏王说:“大王,您看我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人呀?”魏王答道:“你不过是一介平民罢了。”此人说道:“那么请问您认为我是属于哪一种人呢?”魏王道:“你是我的手下。”他又问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您的意思是让我做官吧?那我就不客气地说一声了:‘如今秦国已经占据了西河之地,魏国想要保住自己的国家就必须得先灭掉秦国才行’。所以我希望您能够让我带着一支部队去和秦军决一死战。”魏王听了连忙答应了他并要求他马上出兵作战。 从上面这段故事里可以看出:第一,古人在行军打仗的时候要事先考虑好对手的实力如何;第二、他们在决定胜负之前都会先观察一番地形(包括地势高矮和方向)然后再进行下一步行动;第三、双方一旦开打就不能轻易后退或者停下以免被人追上或包抄后路;第四、不管对方是强还是弱都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信心去面对敌人并争取取得最后的胜利!以上这四条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说说商鞅变法的事(这又是一个经典的五行的案例哦~) 战国时期,由于土地制度的变革导致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贵族阶层地位逐渐下降,新兴地主势力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农民阶级却不断壮大起来成为了社会中最主要的力量之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秦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商鞅变法运动在内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革新措施。这场变革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彻底打破了旧有的社会形态和思想体系,也为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