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起源,是农业起源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达尔文就有关于小麦起源问题的探讨。前苏联的瓦维洛夫根据他对世界各地的麦类资源考察研究后提出了“多中心起源学说”,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小麦起源于西亚和西南亚地区,但不同的属种有不同的起源中心。一粒小麦的起源中心在地中海东部至土耳其一带;二粒小麦的起源中心则在高加索、土耳其至伊拉克、伊朗一带; club wheat的起源中心在克什米尔地区。普通小麦可能有两个起源中心,即土耳其至伊拉克和中亚的河中地区。我国引种栽培小麦很早。七千年前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曾发现过小麦粒,但为数很少,可能为野生种。距今4500年左右的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中,曾发现过小麦粒和面制品,经鉴定为二粒小麦,可能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从西亚传入的。在我国黄河中游的陕西、甘肃地区,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始有种植。河北武安县的磁山文化距今7600-7400年,遗址中出土了10多万斤保存完好的粟和50多斤小麦粒。这些小麦经鉴定为原始栽培一粒小麦,籽粒小、皮厚、角质硬,为人工栽培的小麦。是我国境内考古发现年代最早、出土数量最多的炭化小麦颗粒。小麦在磁山文化时期的栽培,为研究我国北方旱作农业来源和原始小麦东传路线提供了重要资料,否定了“小麦来自西亚”的传统说法。经考古学家研究证明,小麦比粟的传入我国要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在殷墟(公元前1300-公元前1050)遗址中,也发现了小麦粒。在距今4000-3500年的新疆库车牙高Ⅱ号墓地里曾发现过面条和饼状面点。我国栽培普通小麦较晚,直到民国期间,二粒小麦在新疆和甘肃一些地区还有种植。现在已近绝迹。普通小麦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仍占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