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温得离中国多远? 我16年去过一次,是从北京直飞的。先答距离:飞行时间大约九个小时(北京时间)。再答距离感:飞机在喀麦隆上空的时候,我看到了下面是一片片绿色的海洋!当时很惊讶,因为我在国内的时候看到的是黄土高原啊!到了机场后,我看到的是一片热带景象——椰树、香蕉林和盛开的鲜花。感觉一下子就从冬天切换到了夏天 。
后来办签证的时候得知,这个国家一半以上的土地都是热带雨林,只有北部一小半是干旱区。 所以从气候上来看,的确是南方到北方的距离。 最后说人文距离,我下飞机后遇到了一位中国人。他是一名中非贸易商人,常年居住在非洲。他说了一句话令我至今印象深刻——“还是北京好呀”——这是他的原话。他是12年去的,但觉得那里除了繁华的大都市之外就只剩下贫穷和落后了。 (๑˙ー˙๑)可能有些偏题啦~但是真的是我想说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赞同 99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5/25 15:01:13 雅温得与北京相距7 327公里,比从伦敦到洛杉矶的距离远250公里。虽然从北京直飞雅温得只需要十五六个小时,但实际上从北京出发,需要先飞往欧洲某地转机,再飞往埃维尔·皮埃尔·布蒂国际机场。
由于我在一九八六年首次来访之初还是个学生,所以由美国国务院出资安排了从华盛顿特区到雅温得的行程。我先是从特区飞往马里兰州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再从该基地搭乘美国空军运输司令部(US Air Force Military Airlift Command,即MAC)的空中客车先到达德国的格伦堡,再从那里去贝鲁特、再往喀土穆,然后转到了温得和克,最后飞抵非洲中部的热带地区,经过十五九个小时之后,到达了最后的目的地。一九八六年,美国驻当地使馆的人员不足一百人,而且基本都是来自国防部或中央情报局的军事人员,只有那么一两名为数不多的外交官。从美国飞往喀麦隆还是单程票,乘客在回程只能搭乘法国航空的民航飞机。
尽管在二十世纪初期曾作为法属喀麦隆殖民地的首府,但雅温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是一个相当小的城市,只有五万人常住人口。当时,在当地能买到的制成品包括香烟、啤酒以及法国制造的汽车,而能买到的食品则包括来自欧洲和黎巴嫩的谷物与干果、几内亚进口的活牲口(山羊肉和鸡鸭)以及当地农民种植的香蕉、木薯、辣椒和菠萝。当地的货币是原先非洲法郎(Afrique Frances)体系中的“中非法郎”(CFA Franc),其汇率固定,可按1比1的比率与法国法郎兑换。
“布埃亚”是喀麦隆另外一个城市,它和雅温得之间的关系像台北和高雄、北京和上海、纽约和洛杉矶一样。布埃亚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南海岸上,是喀麦隆的第一大城市。那里的常住人口有六十万,是雅温得人口的十倍,还是喀麦隆的经济中心。此外,因为那里的阳光非常充足,在殖民时代,法国人经常把这里称为“黑非洲”的里维埃拉。布埃亚既是喀麦隆咖啡的仓库和加工厂,也是当地可可的主要产地。除此之外,这里还是喀麦隆最大港口的所在地。布埃亚的咖啡和可可是从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进口的,通过那里运往法国和中欧,再换回制成品。
一九八六年,我在雅温得街头走了一圈之后,觉得它就像是二十年前法国殖民时期某个小镇上的主干道。我在路上看到的汽车几乎都是旧的标致牌和雪铁龙牌车,从侧面看上去就像是来自欧洲某个偏远地区。那里还有大量的摩托车在使用,基本上都是标致牌踏板车。我碰到了几个当地人,他们说当地的交通非常糟糕,每年这里都会因为摩托车司机酒驾而死伤好多人。
由于人口增长得很快,因此到如今,雅温得已经成长为一座大都市,在非洲地区的排名也升到了前五十大的行列。这里的常住人口从一九八六年的五万涨到了一百七十万,增长了三十四倍。布埃亚的人口增长就更加强劲了,从五十万到二百万,增长了四倍。喀麦隆全国范围内的人口从一千万增长到了二千万。雅温得和布埃亚现在不仅是喀麦隆的金融和贸易中心,还是两个区域性的商业中心,这里居住的商人不仅来自喀麦隆的其他地区,还来自加蓬、赤道几内亚、中非共和国以及其他国家。此外,如今的喀麦隆已经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在一千万人口中,超过60%的人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
除了人口的增长之外,这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还有了几个重要的变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可可、咖啡、棉花、糖类、玉米、马铃薯、木薯和牲畜等传统农产品的价格暴跌,因此导致喀麦隆的经济增长出现了严重下跌(在1986到1994年间,喀麦隆政府的财政收入缩水了40%)。一九八六年,我在这里的时候,喀麦隆已经陷入了经济发展的低谷,而且由于当地货币坚挺,因此整个国家显得非常贫困。由于当时油价低迷,喀麦隆国内的经济支柱——加蓬和赤道几内亚——的经济也都出现了严重下跌,进而导致整个地区
赞同 734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1/24 4: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