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什么时候秋?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现代气象学上还将立秋划分出三个节气—— 立秋(8月7-9日):气温由热转凉,空气湿度逐渐减小,天气以多云为主。
处暑(8月23日):天气炎热下去,雨水开始增多,气温继续下降。
白露(9月7-9日):气温明显走低,降水明显增加,温差较大。
这三个节气分别对应着“立秋”、“处暑”和“白露”这一诗文中提到的三个物候现象——“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这也可以作为判断夏季结束的标志。 所以按照我国古代的农历计算,立秋在气候上的标志是: “立秋”时平均气温一般位于22℃左右。
从全国降水量来看,大部分省份在6个月之前的春季已经基本降水充足了。此时来自太平洋的副高开始北抬并控制我国华南地区,给江南带来一波持续性的高温天气,被称为“秋老虎”。 在秋季到来之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高温少雨的天气,“热在三伏”中的末伏就在立秋期间。
立秋后第三个节气处暑的到来,意味着炎热即将过去,天气渐渐凉爽起来。不过,这时副热带高压还非常强大,控制着我国南方地区,使得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上游等地在处暑时期依旧高温闷热,暴雨频数。 直到白露节气前后,副热带高压才逐步东退,冷空气逐渐加强,长江中下游地区才真正进入秋高气爽的时节。
总之,立秋并不是酷热天气的终结,也并非正式进入秋季,而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