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五行到底属什么?
其实“渲”字用作专有名词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地名
如渲水(古水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附近)、河东渲(在今安徽巢县东南)、小东渲(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等等。这类的“渲”字应该都是“宣”的通假字。
2,人名
如唐代有画家杨升,又名声,以善画山水著名,自为一家,谓之“没骨图”,笔法曰“小渲”、“大渲”;《新唐书·后妃传下·昭德皇后》曾记载“以尚辇奉御宣城王宣,左屯卫中郎将王思弘,昭训大宝,宣、思弘赐姓宗室。”这一段文献中出现过两个姓,一个是“宣”,另一个“王”,后文中“宣、思弘赐姓宗室”,显然只有“宣”才有了个新名字,另一个“王”,在当时本就是国姓,不能说“赐姓”,这句当中的“宣”应指杨声,宣是“声”的谐音。
3,字名(或称笔法名)
如“小渲”、“大渲”等。
“渲”字本身在古代只有“渲染”的意思,其使用频率应该很低,所以没有单独造字——同理,其五行属性不能按照字意来推敲;我们应考虑“渲”字的构造:左水右渲染的“渲”字,其为上下结构,水字旁从属于主字,所以“渲”字按拆字法来解,为火字头加一个“寅”字。“寅”字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即凌晨三时至五时,所以《说文》称:“寅,木形。”《广韵》称:“寅,时也。木盛。”(时辰的“辰”与“寅”皆为“十二地支”),《字汇》称:“寅,正月阳气将动,故五行为木。”等等。从现代的角度理解“寅(即凌晨3至5时)”则是一天当中(即一周期内)木气正蠢蠢欲动将要爆发出来的时刻,也应取“木”意。所以,从拆字法中来推敲,“渲”字的五行应取“火”或“木”之意。因为火能生土,所以“火”字旁从属于主字“寅”字,而“寅”字又为“木”,故“渲”字的五行应以“木”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