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五行属于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奇怪,什么叫“属”于什么呢? 按题主的意思大概是想说这个五行的方位属性吧:东方木、南方火等等,这种划分方式在现代已经被摒弃了(虽然古代也有不少人反对)。现在主流的观点是:所谓五行,是指五种基本元素(性质)——水、火、金、木、土;而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相对应的方位则都是人为规定出来的,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科学依据。
所以五行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方位性。 而我们常说的东西南北中五行,指的是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而不是指的上述几种物质或元素,它们的方位与现在的经纬度系统是一致的: 上图为公元1800年前后的地球经纬网图(黄色区域为亚洲地区部分): 上图中的A点为北极点 B点为赤道 C点为东经15° D点为北纬37.5° E点为西经20° F点为东经90° G点为南极点 H点为西经45° I点为南纬67° J点为东经110° K点为西经120° L点为南纬70° M点为东经130° N点为南纬77.5° O点是西经130° P点是东经140° Q点为南纬80° R点为西经140° S点为南纬82° T点在东经150° U点是西经160° V点在东经100°-东经90°之间 W点为西经170° X点为东经90°-东经80° Y点在东经110° Z点是南纬77.5°-南纬70° 以上各点的位置即是古人将五行分别安放在东西南北中的原因所在: 五行的方位和今天大致一致,但并非一成不变。从汉代开始一直到清末,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方位是有变化的: 东汉时代的中原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处于九州中的豫州境内,因此当时的五行方位为: 隋唐宋元时期中原及其周边地区已经大部分被九州中的雍冀二州的势力范围所覆盖,故而此时的五行方位变为: 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版图已基本被九州中的兖豫二州囊括,故此时的五行方位又变成了: 根据以上的变化趋势,可以预测一下民国到今天的这一百年内的五行方位应该是这样的: 在我看来,这大概是最符合现代人思维的五行方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