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冯的五行属什么?

贝乔顺贝乔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冯(féng)姓起源有三: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宣王姬靖的儿子燕伯,国灭后,其子孙以原国名“冯”为氏;

2、出自归姓,以邑名为氏:周初,楚地归姓国有冯氏;

3、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汉代有乌桓鲜卑人冯氏;唐代有回纥人冯氏;契丹人中有冯氏;女真人姓氏中亦有冯氏;清满洲八旗姓冯氏。 由此可知,冯姓当是以国为氏,国即封邑的意思。《元和姓纂》云:“冯,周封燕伯于冯城,因氏焉。《诗·邶风》曰‘伐檀伐杨’,郑笺以为冯翊。汉高帝二年以冯盎家族为南越王。”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周代的一个侯爵叫做冯翊,并不是封在冯城的诸侯。《汉书·地理志上》载:“冯翊,高帝置郡。”也就是说秦末汉初,关中平原有个地方叫冯翊,是汉高祖刘邦设立的郡,并非把原来的国改名为郡。《元和姓纂》所说的“周封燕伯于冯城,因姓焉”显然是误记,或者说是一直流传的错误说法。

至于这个“伐檀伐杨”的“冯城”,历来观点一致,均认为是周代燕国的都城,在今河北涿州东南。但是此说仍有可疑之处。因为“冯城”之名与“燕都”之称在时间上也相去甚远。金文和战国古文皆作“匽中都”或“匽师都”,可见“燕都”之名始于春秋晚期。而“冯城”最早见于记载是在战国时期,《战国策·赵策三》载,苏秦游说赵国时曾提到“燕中之都,广亦丈余”的城墙,这里的“燕之”即指“燕都”而言。再如《史记·匈奴列传》载,冒顿单于的祖母曾居“匈奴燕支山”,而《司马相如列传》也说“匈奴单于生十三岁立,为单于妻卫阏氏。”可见这里的“燕支山”亦当指“燕都”而言。如果“冯城”真的是燕国的首都,那么它至少应该在秦统一天下之后才改称“燕都”。

个人认为,“冯城”可能就是战国时期秦军攻打的“燕下都”。《战国策·秦策四》载,范雎劝说秦昭襄王攻打韩国时就提到了“韩之南阳”的“燕下都”,又说他建议秦昭襄王进攻邯郸的原因是“邯郸之民,暴桀而无患”,显然这里的“燕下都”就是今天的邯郸。《水经注·浊济水》亦引《庄子》语“邯郸之雁,犹脱网罗”,可见这时的“燕下都”已经被称为“邯郸”了。

如此说来,“冯城”很有可能是秦灭赵后设立的郡治所在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第二年建都为西安,三年后将未央宫修筑完工。六年(前201年),刘邦击败了叛乱的王陵和英布后,再次迁都至荥阳。八年(前199年),刘邦命令韩信“益封齐王信,立为楚王”,将过去的楚国故地划分给韩信,建都于彭城。因此从西汉初期开始,徐州地区就有了“冯城”和“萧县”两个县。其中“冯城”属沛郡,而“萧县”则属砀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