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在五行属什么?
畲的繁体字“畲”按字形拆解后为“灾、余、示”。从《易经》8 卦所代表的五行来看,火在南方,南在天上,田在地下,上面的火在烧上面的田,所以“灾”为上面的火克下面的土,即代表克“土”之“火”。从汉字的本源五行来看,“余”有“上下、内外、前后”等含义,即代表“土”和“金”二行,而“示”代表“祭”,即占卜、征兆,所以“示”本身五行未定。
《说文解字》为“畲”提供了一个解:畲,二岁火烧也。”,即是二年的烧荒地。因为经过火“烧”熟的土比较有“余”(土多),而火“烧”也指经过“灸”治(如隔“土”灸),即“火”行和“土”行。而“示”即代表“祭”,有“祭祀山林”之意,即“金”行。
综上所述,“畬”字五行属“火、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