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五行中属什么?
“五行”,是古人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分为五大类,即金、木、水、火、土,也叫五行的“五材”;并以它们为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并以此推出“相生相克”的原理。
《尚书·禹贡》中记载了古代地理学上的“五方”之说,东曰“兖州”(亦名“冀州”),南方曰“荆州”,西曰“雍州”,北曰“幽州”,东北曰“营州”;又分天下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营州也。 据《周礼》载,古人把世界万物分成十大类——“天地之神明生万物”,这十类即是:天、地、春、夏、秋、冬、日、月、星、辰、土、石、草、木、山、泽、水、火、风气。
在五岳之中,泰山属于东方的“兖州”,华山属于西方的“雍州”,衡山属于南方的“荆州”,恒山属北方的“幽州”,嵩山则属中原的“豫州”。 五岳之外,还有“四渎”“四镇”与“四海”——河(黄河)、江(长江)、济(济水)、淮(淮河)谓之“四渎”;镇山有“昆仑丘”,又称“昆仑山”(在现今新疆西部);“四海”就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在古人心目中,天地之间的一切都是充满生命的,古人除了以五行说宇宙万象外,还将世界分为六个部分: 天部(包括天空及天上的神祇等),地部(包括大地及其上的山川神灵),人部(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创造的文明),动物部(包括飞禽走兽等),植物部(包括花草树木等),矿冶部(包括金属矿物和岩石等)。 这六部的划分,实际上是对世界的一种分类法,它与我们今天的学科分类显然是不同的。但中国古代的哲学、数学、医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却常常用“五行”作构造理论的工具或模型。如中医理论中,就把人的身体划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再把经络系统分属五方,进而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加以抽象和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