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基金中国能用么?
“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者、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最近成了热点人物,她因在担任美国第一夫人的职务期间,使用了未经政府批准的私人邮箱发送邮件而被美国国会调查。 如果克林顿真的因为私生活滥用权力的话,那么他可能成为第一位因个人问题遭调查的前任或现任国家元首(总统,总理或者国王之类的)。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互联网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仅不谴责克林顿,反而大赞特赞起他的“丝绸之路”战略,希望这个战略能够成为解决地区冲突和推动和平发展的良药。 为什么一个美国的政治丑闻让中国互联网群体如此激动呢? 原因就在于,“丝绸之路”战略对于中国的意义太大,甚至可以说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无论克林顿还是其他任何干扰这一进程的人都会遭到中国群体的严厉惩罚。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海洋领土争端一直存在,东海与南海岛屿之争也是如火如荼。而内陆则面临着印度的外侵和边境纠纷。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还承受着外部环境压力的上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让“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2016年5月份,G7集团外长会议将“丝绸之路”战略冠上了非法的名义,认为这项计划涉嫌侵犯周边国家的主权。 西方势力的搅局让“丝绸之路”战略的前景不明,而中国内部的某些势力和观点似乎正在试图将这一战略引入歧途。
例如,有些舆论就认为应该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放在海上,因为丝绸之路在海上已经拥有了贸易运输的航线,而内陆的通道则被垄断性开采资源的企业给耽误了。 这样的观念是十分危险的,是将经济发展建立在浪费国家资源和侵略他国主权的基础之上。且不说中亚和欧洲的铁路已经落后于时代,即使要进行更新改造,也不是什么需要大量引进外资的项目。更何况现在的丝绸之路已经拥有了完整的港口,航道以及海上护航体系,完全可以运转。最关键的在于,如何使内陆的贸易活动摆脱行政干预,真正做到市场化。如果这条路走不通,再开通另一条路,或者沿海多走几个港口,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的逻辑。如果为了实现某个阶段的经济目标,必须使用非市场手段时,就必须做好付出高昂代价的准备——无论是金钱还是道德成本。
总之,“丝绸之路”不是一项能轻松受益的战略计划,而是背负着沉重负担的冒险之旅。那些希望轻轻松松获得利益的网民们恐怕要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