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字取名五行属什么?
“凡”字在名字里的含义,主要指平凡、普通之义。《礼记·檀弓下》中有言:“子事父母,居不主奥,行不独秀。”其中的“秀”即突出,特别之意;另外,古代还有“屋漏”之名,是指房顶(北)的凹陷处,而这里其实也是一个暗室,可以想象为堆放杂物之所。所以“不主奥”其实就是说不要居住在房间的最里间,也不要把东西堆放到屋子的最里面。
古人造字很讲究,一个“凡”字,上面部分就像一间屋子,下面部分则像一个站立着的人形。合在一起正好是一个人生活在房子里——“房(方)中人”,这恰好也符合上述“屋漏”的说法。“房中之士”也就是平常之人了。 当然,如果从五行相生的角度来讲,木生火,那么姓氏中的“木”便会成为姓名学中“火”的生源。如朱熹,其字辈“熹”属火,而姓中的“朱”属木,正是相生相合的关系。 不过,这种相生关系并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文字的字型多变,同一个字形有可能属于不同的五行;相同字形的不同书写体也有可能属于不同的五行。并且,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除了字意之外,字的形状和读音也会对姓名学的意义产生影响,甚至会产生重要的区分作用——也就是说,同样的字,由于形态、读音的不同,它们代表的五行可能完全不同。
使用姓名学起名时,必须考虑文字的形、音两个因素——这是起名的基本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古代就已经很成熟了。比如宋儒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就说得很明确:“一字之内,有声、有形、有数。声者五音,形者四象,数者五行。”“声”即字的读音;“形”即字的结构;“数”即字的五行。只要掌握了这最基本的起名要领,就能发挥姓名学的应用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