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怎么衡水中学?
衡水一系的模式,正在迅速的扩散到全国各地。 以前我写过,河北某地花6000万建中学大楼,结果一年以后学校迁往外地,投资变成了闲置资产。后来这钱借给另外个学校用了。(《花了6000万建好学校,一年后就搬走,如今大门紧锁成烂尾楼》) 我也说过江苏南通海安市,从2017年开始连续8年每年拿出2个亿打造教育园区,这个教育园占地500多亩,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应俱全。 结果这学校只招了600个学生! 这个学校名叫海安外国语学校。
学校建成不久,我就去现场看过,巨大的校园,只有十几栋宿舍楼稍微有点人气。其他的地方都是空旷旷的,感觉挺瘆人的。 海安外国语学校的模式是,从小学到初中,实行公办体制,学费全免;从高一到高三,改成民办体制,收费4.6万元/年。 这所学校定位高端,招收的是精英学生,但建得却很大气,里面除了教学楼,还有音乐厅、图书馆、实验室等。据说为了搞教育,当地老百姓是很支持的,因为不用交赞助费就能上个好学校,大家都很乐意。
然而,谁想到最后生源不足,建得再大也是空着。 这让本来就饱受诟病的教育投资,更加陷入被人指责的处境。 有网友说这些都是土豪行为。 其实,比土豪更可怕的,是这些投资最终都落到那些已经站在聚光灯下的名校手里。 原本就在金字塔顶部的学校,经过一系列投入,实力更强劲了,能吸纳更多优质的学生。而那些本身就是在塔底部的学校,面对一波又一波的竞争者,更无力招收优秀的学生,陷入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困境。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投资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在削峰填谷。把优秀的资源优先给予头部学校,造成马太效应。
之前我在《北大降分录取中位数家庭》的文章里曾经提到过,我国现在是把最优秀的学生和资源都给了北大清华,但是给普通学校和学生的却越来越少。这个现象背后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阶层流动。
我们期望的是鲤鱼跃龙门,是寒门出贵子。然而现实却是越好的学校收越少的学生,普通学校和普通学生得到越多的资源。这会导致阶层上升通道变窄,社会整体焦虑加重。 本来嘛,优秀学校多收一些学生,把普通学校带起来,大家公平竞争,多好。 为什么要养尊处优,为什么要有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