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医生结局是什么?

扈子皓扈子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企业医院的改革方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期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12位委员从不同角度建言“改革企业医院”并提出建议,引起公众热议。其实,早在2009年新医改方案中就曾提出要对国有医院进行企业改制,此后10年多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该项改革。在此形势下,有的企业医院被民营资本整体收购,完成了改制;有的被地方政府整体或部分收购,实现公益性回归;还有的则选择与公立三甲级医院资源联合,走医联体之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医院从最初的计划经济产物到转变为市场机制产物,虽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但总体上看,改革已取得成效。从各地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医院不仅得到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民众的积极认可,而且实现“多赢”:首先,医院实现规模化、企业化甚至品牌化经营,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技术水平得到体现,医生的待遇和职业发展得到保障;其次,地方政府也完成本行政区域医疗资源的“补缺”工作,基层服务能力大幅增长;再次,职工看病不再局限于本单位,而是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就医环境不断改善;最后,民众则可以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健康权益得到了维护。

虽然改制后的企业医院总体发展良好,但也必须关注到,由于体制、机制、政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企业医院的改革面临不少“瓶颈”问题。

首先,政策环境尚不完善。与公立二三级医院相比,改制后的企业医院,其诊疗科目、大型医疗设备审批、职称晋升、人才引进以及课题申请、继续教育学分、科研等缺乏政策支持和人才保障,难以获得相同竞争平台和支持环境。同时,医院的规划发展也较受限,缺乏医保政策、财政投入、政府政策等支持,如床位费定价、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收费等价格政策,往往按照市场自主定价原则,但政府又缺乏价格指导原则或最高限价,导致收费标准过高。此外,企业医院也缺少医疗纠纷化解的绿色通道和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不能解决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执业风险问题。

其次,管理机制亟待规范。随着企业医院改制工作的不断推进,大部分医院改制为营利性质,但还有一些医院处于“未改”或“半改”状态,一些处于托管协议期的企业医院,医疗服务行为、财政投入、人才引进渠道、绩效考核等尚未建立“管办分开”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利于医院健康发展。

再次,职工权益难有保障。一些企业医院在改制过程中,由于改制方案不公开、职工权益受损且缺乏保障,导致医院职工人心思走,业务骨干流失严重。如有的医院将原企业人员推向市场,医院不再承担基本医疗保障任务,导致退休职工、待岗职工难以获得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还有的医院在改制过程中存在医疗设备等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甚至出现“空壳化”“民营化”现象,如北京友谊医院通州分院、河南商丘第一人民医院在转制过程中,就因改制后职工权益受损而引发员工抗议。

目前,距离新医改实施已近10年,进一步深化医改任务艰巨繁重。改革企业医院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医院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首先,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要强化政府办医责任,以省为单位,统筹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制定实施符合地方实际的扶持政策,将改制后的医院纳入卫生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资源规划统筹考虑。建议政府在价格政策、医疗技术准入政策、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药品和耗材采购供应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在财政支持上,将改制医院与公立二级、三级医院列入一类公益类医院管理,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由当地政府给予专项财政补贴。

其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要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医院公益性和营利性特点,采取“一院两制”模式或实行股份制改革。对于尚未改制或“半改”医院,若国有资本所占医院资产比重不低于51%,可采取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形式,建议将医院的管理及经营权全权委托给有资质的医院管理公司或同性质医院。

再次,切实保护好职工权益。在改革中,要尊重历史,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要把企业医院改活、改好,又要保证改革顺利向前推进。要将医院改制与职工安置等统筹考虑,妥善安置好未实行一次性买断职工的分流、富余职工安置和退休人员管理问题,确保改革中不发生群体性事件和安全事故,确保职工队伍和医院秩序稳定,使医院改革得以顺利实施,健康运行。

改革企业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改革需要不断深化,实践还需要持续探索。企业医院改革,只要坚持公益性方向,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坚持政府主导,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调动社会办医的积极性,并加强对改革进程的督导和动态监督评估,就一定能为我国医改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道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