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劫结局什么意思?

修诗玥修诗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鸳鸯劫”是民间戏曲曲艺中常用的传统剧目,始见于明代。在清代成为地方戏曲以及“秧歌”、“旱船”普遍搬演的剧目。由于该剧内容浅显、活泼有趣,且多用曲牌联套,易于掌握,所以广为流行,久演不衰。

2、传统戏曲的《鸳鸯劫》,多取材于小说《欢喜冤家》。叙说富家子陈大郎与友人张仲仁和林天泽赴京赶考,途中陈大郎的丫头鸳鸯与书童鸳鸯结伴同行。两“鸳鸯”夜间宿店时交谈中互相戏言颠倒了男女,第二日天明便一男一女打扮了出来,引发笑话一通。此后两“鸳鸯”结伴赶路,一路上你亲我爱,有说有笑。途中遇天雨,在山间小庙里寄宿,“女鸳鸯”(实为男装的丫环)与陈大郎同床。夜里“女鸳鸯”发觉陈大郎竟然不动声色,于是大为生气,误以为其不解风情,两人一夜云雨,仍没觉出破绽。“女鸳鸯”一气之下,第二天便再也不理睬陈大郎了,陈大郎也莫名其妙。张,林二人不明就里,打趣不已。

3、一路行至苏州,两人仍同行。在苏州偶遇一个寡妇潘氏,潘氏有意招张仲仁为婿,张仲仁与林天泽同去潘家拜访,潘氏将计就计,将张仲仁和林天泽软禁在家中,张仲仁无奈,只得应承婚事,被逼成亲。此时“女鸳鸯”却去向潘氏哭诉,指责其不该逼人成亲,招致潘氏不快。潘氏以家规为由,将“女鸳鸯”禁闭于后房。谁知“女鸳鸯”实为男儿身,禁闭期间难抑阳刚之气,大半夜在后房胡闹,发出惊人呼叫。

4、潘氏家人不知就里,还以为是张仲仁所为,全家老少大闹新房,将张仲仁痛打一顿,强行分开,张仲仁满腹冤屈,又不敢申辩。事后陈大郎和林天泽前来询问,张无奈,只好说出实情,陈,林大笑。张仲仁也自觉好笑,便和陈,林一起去看个究竟,谁知看到的仍然是两个扮装颠倒的“鸳鸯”,陈,张,林三人又是一顿大笑。之后,陈大郎告诉他们:“女鸳鸯”实际却是男儿身,三人不信,“女鸳鸯”只好当众去衣解扣,显出本相。大家恍然大悟,张仲仁更是后悔不已,自嘲不已。潘氏知道真相后,羞惭不已,只好放回张仲仁。陈,张,林三人携同“女鸳鸯”继续北上。途中偶遇“女鸳鸯”的表兄周文举,周文举误以为“女鸳鸯”乃贞洁的女子,非常生气地责怪陈大郎。陈大郎百辩不得其解,只有林天泽出来道出“女鸳鸯”实为男儿身,周文举这才住口。又走了一段路程,周文举、林天泽相继有事不能同行,张、陈及“女鸳鸯”三人继续北上。

5、张仲仁为赎罪,乃四处找寻女婿,偶遇寡妇周氏,周氏故意将张仲仁灌醉,与张同寝交欢。交欢之后,张仲仁酒醒明白过来,以为周氏乃是被他沾污的女子,非娶不可,周氏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最终将张仲仁招赘进周家,再次被逼成亲。一日,周氏派张仲仁进京采购货物,张仲仁路过秦淮河,听说陈大郎、鸳鸯正在秦淮河赏月,张仲仁欣喜至极,急忙寻至船上,陈大郎与张仲仁正喝酒庆贺重逢之际,周氏追踪而至,船家闻讯前往报告陈张,张仲仁闻讯,只好落荒逃走。周氏以为张仲仁带着女婿逃走,便去纠缠船家。正在此时,周文举等也闻讯赶到,周氏便向周文举求告。周文举以为周氏乃淫荡女子,故意挑唆张仲仁去奸污女婿,非常愤怒,便要教训周氏,张仲仁乘乱而逃。

6、鸳鸯闻听周氏寻张仲仁而来,想起自己也曾被周氏逼婚,不禁义愤填膺,便乘周氏不备将其杀死,周文举等人见状,慌忙逃跑,鸳鸯也不好久呆此处,也乘船离去。

7、张仲仁逃走后,也辗转投靠陈大郎,两人来到扬州,偶闻扬州妓女楚楚容貌无双,张仲仁思欲求欢,便携陈大郎去妓院找楚楚,楚楚对陈大郎一见倾心,陈大郎也甚爱楚楚,楚楚自愿退出风尘,与陈大郎结成夫妻,共渡终身。张仲仁失望,乘船前往瓜州。

8、鸳鸯、张仲仁的船前后相随,来到瓜州时,张仲仁上了岸,鸳鸯在岸上发现了张仲仁,张仲仁见是鸳鸯,便走上前去,与鸳鸯闲聊。张仲仁见鸳鸯年轻风流,便有意求欢,鸳鸯乃是男儿身,当然不肯,张仲仁逼之不过,鸳鸯急中生智,便与张仲仁商议道:“你我结为兄妹,终身相守如何?”张仲仁闻听大喜,便与鸳鸯在瓜州同住,行同夫妻。

9、时隔不久,两人前往杭州,行至杭州,张仲仁病倒,鸳鸯衣不解带,悉心侍奉汤药,不离左右,张仲仁感激涕零,鸳鸯便也趁机告知张仲仁其男儿身实情,张仲仁大惊,但鸳鸯一片赤诚之心,使其感动,张仲仁便仍和鸳鸯同住在一起。后来张仲仁病愈,经商发财,两人同在杭州定居,以鸳鸯之男儿身,与张仲仁相伴终身,也算无憾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