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怎么讲公开课?

宿巍巍宿巍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确定讲授内容

1、应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内容。所谓典型性的内容,是指在某个系统中,该内容的某一教学原则、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体现得十分突出,具有鲜明的特点,通过讲授这个内容,就能反映这个系统整体的教学风格。所谓代表性内容,是指能够集中地反映学科的教学规律、基本教学程序和方法的内容。选择这样的内容,便于体现、总结、概括教学规律。并为别人所借鉴、所模仿,同时也便于开展评论。如果选择别人不大可能讲、不大好讲的内容讲公开课,别人无法接受和模仿,很难引起大家的兴趣,这样的课就可能失败。

2、应选择自己熟练的内容,或略高于自己教学能力的内容。人们常说“艺高人胆大”,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有一定的教学功夫,才能“敢讲公开课”,并且能把公开课讲好。但如果长期局限于某些课教案讲授,其教学水平就很难有突破性提高。所以讲公开课应选择略高于自己教学能力的内容,既有利于展示自己的教学才能,同时又能使自己接受更大的挑战,在这种“内逼”(自觉要求自己讲好公开课以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和“外逼”(讲不好公开课别人会说自己教学水平不敢再挑战难度)的双重压力推动下,不断取得教学上的成功。这种选择能使自己在原基础上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促进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但注意选择的内容不能超过自己教学能力太多,如果连自己讲不好、讲不像样,别人就更不会接受你,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3、应选择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易混淆之处,甚至是学习的障碍之处。选择这样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集中注意,积极思考,自觉调节思维与认识活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己和学生们“共同攻关”,讲好这种内容的公开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一旦讲好了,不仅使学生茅塞顿开,对教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会使自己有一种事业成就感,更加激发自己钻研教材、钻研教学的热情。同时也积累了教学经验,为以后讲公开课奠定了更雄厚的基础。

二、设计讲授过程

一要“实”,既实实在在不弄虚作假,不摆花架子。不要为应付检查而做“花架子”,也不要为了图热闹,赶时髦,而“穿新鞋走老路”。应本着从我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一个“真”字,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设计讲授过程。

二要“新”,既要体现鲜明的特色,有标新立异之感,又要有创新之处。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上,讲授过程的安排上,甚至教学用具的使用上,都应突出创新。应“敢为天下先”,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追随别人。讲公开课如果连自己都没感到新鲜感,别人就感到厌倦,怎么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呢?

三要“活”,既使整个讲授过程活泼、积极、生动,气氛活跃,使教和学的过程充满朝气、洋溢青春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和学生练的安排,教法和学法的安排,课堂练习及作业的安排上等都有足够的灵活性,不能“教条”,不能“机械呆板”,要善于“应变”,善于“驾驭”课堂。如果讲授过程“死气沉沉”,“四平八稳”,讲到哪儿听到哪儿,连教师“自己”都没“讲活”,别人怎么会被你“讲活”,怎么能“取到”对你“讲”教学之道呢?

四要“严”,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既环环相扣、条理清楚,又层次分明。这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的理解和加工,使讲授重点突出、难点分散,主次分明,使学生有“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之感。“杂乱无章,没有计划”地讲,讲了等于“白讲”,别人听了以后没有“得到”他什么。既不会“取其所长”,又不会“知其短”,难以进行评论。

三、讲好

一要“熟”,既“熟能生巧”。教师对讲授的内容、过程应烂熟于心,这样在讲授过程中既能“从容不迫”,也能在讲授时做到“有话可讲”,并能随机应变地处理一些“未预料到”的问题。如果心里无底,上台紧张得不知所措,不仅别人“无所得”,自己也“无所得”,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要“情”,即“寓教于情”。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态度和价值观。讲公开课一定要“声情并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