炑字五行属火吗?

慎彦婧慎彦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炑”字的【字源】和【字形】分析 「炑」最早见于金文,字形是上面「焚」的变体,下面「木」的左半部分,表示焚烧木头来取暖。小篆将金文的上面的「焚」归纳到左边的「林」中,并增加其笔画数量以区别于「炎」;同时,小篆的右边「木」的下半部分与左边「森」的下半部分合二为一,变为今天的「未」。隶变后楷书化为「炑」字,至今不变。所以从字源上看,「炑」字属于会意字。 《说文解字》解释为:“炑,火炙也。从林、火。”也就是说,「炑」就是用火来烧木的意思。 「炑」也是汉字简化程序里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1986年2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简化字总表》,表中共列简化的汉字354个,「焫」字在表中简化作「炑」,作为唯一的一个形声字被简化。

现在使用的简化字法则是1988年的《简化汉字字表》,其中把繁体字的字形归类整理,统一简化,「焫」被简化写成「炑」,读作mù。(这里要特别注意,由于简化字是被简化成另一个字的形声字,因此这些字在字典里面一般不标音,而标音的字一般是繁体字。)

「炑」字的【五行】分析 根据古代相士们关于五行的说法,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组成,又因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某一类事物往往会被归到某一个属性里去。古人认为,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中所含的五行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吉凶福祸的。于是古人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创造出了一种起名字的方法——五行起名。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用姓氏的偏旁来进行五行断句,然后给姓名中的字增添对应的五行。如此,一个人的名字就能被完整地划到五个元素之中去,这个人也就被自然划归到了哪一个五行范畴里了。 「炑」字的偏旁「木」属阳木,根据阴生阳克的规律,「木」克不动的只有水,因而可以推知「炑」字的五行应为水生木。

不过,现代很多书籍和网络资源把「炑」字的五行归属定为火,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按五行相生的顺序推算下去的话,火应该生在木的后面而不是前面,更不可能在水的下面。把「炑」字定为火行的依据是来源于对「灼」或「炬」的误认,这种识辨错误在《新华字典》里得到了印证。实际上,「灼」字和「炬」字与「炑」字完全无关,而且「灼」和「炬」的五行也并非是火。

「灼」的五行属性是火,但「炬」可是金啊!而且,把「炳(bǐng)」字误认为是「炬」的情况也是比比皆是。《康熙字典》就直接把「炳」字列入了「炬」字的条目之下。再往远处追朔,清·吴楚材等著的《古文观止》里就把「炳烛」的「炳」错注成了「火炬」的「炬」。这个错误一直延续到现在。 要把一个名字的五行准确断出来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注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