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五行属于什么关系?

乌媛栀乌媛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但可能我答非所问。 首先明确一点——古人没有现代的学科概念,更没有现代人这么精密的研究体系。所以,“天文学”、“地理学”这样的名词不是古书里的概念。古人看天地万物,都是在一个整体里观察。这个整体,就是所谓的“道”……用《周易》的话说叫“太极”,用《老子》的话叫“大道”;用这个整体去看万事万物,就是“天人合一”。

探讨古人的某个结论,不能脱离当时所处的整个知识体系。如果硬要讨论某句话的意思,必须把这句话放到它所在的整篇或整部书里去看(所谓“句读”)。古人说话是很慎重的……不会随便下定义或是做类比,所以也不能轻易根据现代人的理解去断章取义。

上面说完道理,再来看看具体的问题。 五行,在现代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这只是现代中国的情形。在古代中国,知道五行的未必很多,知道阴阳八卦的更是少之又少。因为了解五行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而了解阴阳八卦就更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了(不是一定没文化)。因此古人常常用一些生活常识代替这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常听人说“金木水火土”,这其实就是指“五行”。为什么是这五个字呢?因为“五金”指的是“金、银、铜、铁、锡”;同样,“五色”指的是“青、白、赤、黄、黑”。古人以五行配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脏(心肝脾肺肾)、五季(春秋冬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舜禹)等等。

总之,五行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用它去做判断、推理论证可以,它本身代表不了什么确切的知识体系。 这问题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但如果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其实很无聊。鸡和鸡蛋的关系,就好比知识和真理的关系。无论哪个在先哪个在后,真理终归是真理,知识终归是知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