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是要涨价么?

鲍舒逸鲍舒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个题外的话,可能不太相关。 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深圳地铁一乘客因手机没电请求乘务员帮助充电被拒绝后殴打乘务员的监控视频。事情的起因是,乘客的手机没有电了,向正在巡查的乘务员求助,希望可以借充电器使用一下,但遭到乘务员的拒绝。于是乘客在车厢内大声喧哗,指责和辱骂乘务员,并在列车停靠站时不惜从座位上起来打砸车门,阻碍后续乘客上车。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伦敦,只是换了个场景——在地铁里吃东西被禁止之后,有英国民众因为吃面包而被警察阻止,结果两人因此发生争吵、打斗,现场一片混乱。 类似的事件还发生在日本,只是因为天气冷而穿的太多差点导致车门关闭,而急着下车的乘客却对此毫不知情,以为司机故意为难,于是发生争执。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这位乘客穿得太多,下车后竟然“裸奔”奔跑! 类似的案例还有韩国首尔的“便衣稽查员”与民众发生冲突的事件。这些案例都反映出同样的社会问题:在公共交通领域中,由于公共服务提供的公共产品属性导致的供不应求,在乘车秩序方面对于个人自由的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从而引发了部分乘客以损害公共利益的方式来满足个人的不便,并由此对公共事务产生不满的情绪甚至激进行为。

其实,不仅是轨道交通,不论是在公交车、机场还是火车站等所有公共出行场所,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只不过由于轨道交通具有相对更高的准公共性,因而引发的冲突和纠纷比例更高一些。 这其实就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导致的“搭便车”现象。如果仅仅依靠道德规范来倡导公众自觉礼让,效果肯定微乎其微;如果单纯提高票价,又可能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如何在保证公平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难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