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篮球鞋怎么样?

尉迟之浩尉迟之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泻药~ 第一次答知乎上的问题,谨以此篇,献给曾经热爱并坚持着中国球鞋事业——匹克的员工们! 1989年,我进了匹克,那年我刚17岁。 当时的厂区在马社巷,一个旧仓库改造的,很小。厂子主要是给耐克、阿迪达斯和匡威代工生产运动鞋,同时做一些户外和登山运动鞋,产量都不大。因为当时工厂主要客户是国外品牌,所以品质管控很严格。车间很大但是工人很少,因为流水线都是全自动的。

记得刚进车间的时候,被分配在底胶定型部,负责把裁切好的鞋垫用高压锅气泵蒸熟(防止脚气),然后铺到鞋底上面去。那个时候对鞋子质量没多少概念,只是觉得工序很多很繁杂,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应的工作服,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不能有任何马虎。

车间里除了有鞋柜之外,还有很多大铁桶,用来浸泡各种材料,比如泡棉,橡胶等等。这些材料被放在不同的池子里,根据需要来搭配,组成不同配方的人造皮革,用于运动鞋的不同部位。

那时候很喜欢打篮球,每次下班之后,会跟同事在厂区外面的篮球场打球,偶尔也会偷跑出去打网吧联赛(捂脸)。那时候国产运动鞋比较知名的是安踏和李宁,价格都比较贵,而匹克的价格相对适中,所以销量也不错。后来认识了老婆,因为她家在广州,所以就一起去了广州工作。

那会儿正赶上耐克起诉阿迪达斯抄袭,所以阿迪达斯的销量直线下跌,而我们公司的外贸订单也因此大量减少。我因此从原来的车间调到了办公室,负责跟进外贸业务。虽然不在生产线了,但每天仍然要穿工服,而且还要叠被子打扫宿舍卫生,因为我是宿舍长。

一年后,因为工作调动,我们搬到了小塘,工厂规模比以前更大了,新增了线材车间和成型车间。而我则被派往上海学习鞋面手工缝制技术,学成后回到了公司,进入了手工车间,主要负责手工鞋的制作。

那时候手工厅有一位技术总监,叫做郭小明,他来自晋江,非常擅长做手工制作皮鞋,也特别喜欢收藏耐克、乔丹等品牌的假鞋,因为他总是说真鞋制作过程复杂,有很多工艺是不必要存在的。而我刚好相反,我觉得很多复杂的工艺,恰恰体现了一款鞋的价值与档次,尽管可能并不实用。

因为我之前在底胶车间的经历,所以我掌握了蒸鞋子这道工艺,于是经常帮其他同事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得到加工资的机会(捂脸)....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离开了匹克十年有余,而我也已经从青春年少进入不惑之年。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庆幸自己曾经在匹克工作过,那里是我职业生涯的开始,在那里我学会了如何做工鞋,更明白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如今国内球鞋市场已大不如前,很多优秀的国产品牌都逐渐衰落乃至消失,而像匹克这样坚持自主设计的品牌更是寥寥无几。希望我的经历能为匹克或其他想进军球鞋领域的品牌有所启发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