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评级准确吗?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评估者本身的能力是否能够有效量化 理论上讲,任何信息在足够多的人手里扩散后,必然会产生无效的情况;然而,在现实世界中,由于信息和知识的分布不是均匀且容易获取的,因此会有大量所谓的“内部消息”、“内幕交易”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少部分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而这些人通常会利用信息差来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者规避损失) 在A股市场,机构调研、券商推荐、媒体曝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信息差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信息差的产生往往是因为缺少对信息的标准化处理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个体处理信息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很难得到客观的结果 对投资者来说,需要尽量摆脱个人主观的判断,接受更加标准化的分析逻辑才能避免被信息差带偏 否则的话,今天你看到一份研报给了某某公司很高的评级,明天你听到一个风声说这家公司的某些业务可能产生预期外的亏损,那么你的判断就会随着信息的增加而不断调整,全凭感觉来做决策是很危险的
回到问题,证券公司对个股的评级是否准确呢? 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证券公司研究部给出的评级是否基于充分的信息和可靠的证据,二是你对“准确”的定义是什么——如果将“准确”定义为100%预测正确,那么基本可以认为证券公司的评级并不准确;但如果将“准确”定义为一个概率水平,比如定义为70%的概率水平,那么只要统计证明70%的概率发生在证券公司评级为买入或增持的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认为证券公司的评级是正确的。当然,这种“正确”是有代价的,即70%的概率要满足充分信息+可靠证据的要求才有可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