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怎么监管?

钟艺曦钟艺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我国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监管主要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国发[2013]49号)、《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5〕第61号)等文件,监管思路大致如下: (一)实行准入管理,明确业务资质要求 根据上述规定,开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业务需经人民银行、证监会及其监管部门核准或登记注册;同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机构等专业金融机构作为市场参与者,其业务资质也需要得到相关行业监管部门的批准或认可。

(二)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发行行为 在坚持“资格+信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交易结构的设计和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重要性。对涉及多个交易主体和市场中介机构的债券融资活动,通过事前审查及事后监管相结合,确保每个环节均合法合规。

一是建立严格的备案审核制度,防范道德风险。新发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审核操作规程》明确将商业诚信情况作为是否具有准入条件的重要标准并纳入具体审核流程。 二是加强信息披露,确保市场透明运行。要求发行人依法披露相关信息,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监管部门还将定期发布债券市场信用信息报告,揭示违约债券信息,完善债券市场的诚信建设。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市场安全运行 一是实行监管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有效性。由央行、银保监会、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成非金融企业债务融券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强化行政监管。同时,健全自律组织,发挥协会在行业规范、自律管理、维权服务等中的作用。 二是加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作出处置决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是构建跨区域的监管协作机制。推动建立跨区域监管合作机制,加强重大事项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债券市场统一有效监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