硖五行是什么?

修雪芸修雪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这样的“硖,山夹水也。从山曷声,读若歇。” 可见这个字的来源和地理有关,在今浙江海宁有“硖石桥”,其得名是因为此地北面是长江,南面是钱塘江,两江水在此交汇,而这座桥就连接了两岸,所以称为“硖石桥”了。

许慎的解释中有一个词——“夹水”,说明这里是一座桥梁,只不过后来因地理变迁,南北江岸都向海内部推移,导致如今硖石已经不在江中了(不过依旧留下了硖石镇) 而这个字在汉代的文献中出现的几率并不大,大概是因为小,又比较生僻的缘故吧…… 但是!到了唐代之后,这个字形、读音都没啥变化的字开始出现在各种唐诗里——比如杜甫的【秋野五首】之五中就有这句诗: “日落大湖北,遥闻向夔州。清川回远岸,急风驶孤舟。飒飒秋潮起,喧喧夕浪浮。暮途远未尽,我行仍未休。” 这首诗描写了大湖北的景色,并暗示了自己前往夔州的旅程才开始了没多久。 其中一句就提到了峡石:“急风驶孤舟”——这里的“驶”就是现在的意思,说的是风大。

再举个例子,我们熟悉的大诗人李白在安陆的时候写过一首【赠宣城赵太守悦】,其中有一句:“青雀东海上,白云山海来;空歌类寒蛩,欲往心徘徊。”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想前往东海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但是路途遥远难以前行。最后两句则是借用了西楚霸王的故事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

这首诗也是提到了硖石的,而且是“云硖”——也就是说李白眼中的硖石是像浮云一样漂浮在水面上的岩石…… 这应该算是最早提到硖石的唐诗之一了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