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字五行属什么?
“泺”字在《康熙字典》中,属上声、去声两个音部。现在统一用拼音输入法,所以显示为上声,而使用五笔或字库输入法的,则显示为去声。 其字形来源于水盛,其含义也和水有关——清·朱骏声撰《说文通训定声》中指出这个字的本意是“泽水流注也”(见上图)。
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中也指出:“泺,泽水。从水,洛声。”可见“泺”和“洛”同源。那么“洛”的本义又是什么?——《汉书·地理志》中有记载:“洛水,出蜀郡湔氐道,东北至雒县入江。”而唐代学者颜师古注疏中说:“今洛水自汉中府宁羌县界流入,东北过岐州雍县界,此下流也;其源出于陇右武山县之西山,北谷东流出,至秦州清水县界,此上游也。”由上述记载可知,汉代以前的“洛”指流经陕西省宝鸡市西北的渭河支流,汉代以后的“洛”则指流经西安市西北的渭河支流。
为什么“泺”的读音有上下两种标音呢?这是因为“泺”除了表意功能之外,还有助词功能——用作助词时的“泺”读上声,作动词用的“泺”读去声。 清代学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时指出:“凡言‘沛’者皆曰‘滂沛’。”“‘泺’,言流水旁落也。”“‘滂’,水流也。二形一字,句法相同。”“‘沛’与‘溥’,广博也。‘溥’与‘普’,遍也。”“‘漉’”,汁液慢慢漏出来也。……诸字之音并去声。然则此四者,谓水之四态耳。”作为助词的“泺”和作为动词的“泺”,意义相近,但是读音不同,一个是去声,一个是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