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转型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们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现在环保压力大、污染治理成本过高,并且已经由地方和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同时,我们的经济发展也遇到了瓶颈。GDP增速连年下滑;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消费拉动不足,投资效率低下,进出口受到贸易战影响下跌。
人口结构老龄化,劳动力成本升高;产业方面“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业短板明显”,科技竞争力不足。 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思路,经济和环境压力越大反而越刺激增长,那么我国将会走上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先发展,后治理”模式。
这样的路不能再走了! 为什么不能走?因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极限。2018年,我国碳排放总量超过英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雾霾肆虐,水污染严重。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高达5360亿元。
更重要的是,这种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是难以可持续发展的。目前,我国的能耗强度(单位GDP能耗)是全球的3.5倍,比作为工业革命起家的英国还高70%。如果加上排放成本,中国的GDP至少一半是粗放型的,是在高成本下实现的。
如果继续走传统的发展路子,我们的后代将无地可用,无水可饮,大气层将被厚厚的雾霾包围。到那时再想扭转局面为时已晚。 事实上,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要实现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减少浪费,把节约型社会建成和谐社会。
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粗放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但是这种模式难以为继,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的要素价格越来越缺乏竞争优势。用工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开始民工荒了。第二,环境方面的成本非常高了。第三,土地紧张。现在东部沿海,还有大城市,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土地紧张、成本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又越来越高,所以必须要转型升级。我们国家在土地利用上,还有一个非常不公平的地方,就是现在农村一亩地,它要生产全国33%的粮食,要供应65%的其他农产品,但是它只占全国18.5%的耕地。如果要解决这个不公平,就必须进行土地改革,这个改革如果做不了,我们就会有粮食危机。第四,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制度的安排,让企业能够真正的分享创新的成果,所以企业创新动力是不足的。
从社会层面来看,为什么我们要去转型发展?第一,中国的社会矛盾在恶化,特别是收入差距在恶化。第二,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医疗、腐败、犯罪、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等,成为我们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第三,政府的管理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脱节。从政府自身来说,它没有那么多钱去做这个事。从政府管理体制来说,也是存在严重的问题。从政府的执政能力来说,也是有欠缺的。所以,政府在社会管理上存在很多的问题。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看也是不足的。
从民生的角度来讲,为什么要转型?第一,增长速度下降了,大家的收入增长也在下降。第二,就业的压力在增加。经济增长从14%降到8%,相当于每年要少增加2000万个就业岗位。现在每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有1200万左右,再加上海外的回来的还有去年没有就业的,每年大概要解决1500万就业岗位,就业的压力非常大。第三,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质量在下降。现在政府的财力在下降,GDP增长速度下降了,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所以它搞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还有环保等方面的支出也是在减少。所以,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都在下降,民众的满意度也就在下降。
从国际层面来讲,我们也需要转型。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了,欧美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下滑了,日本也是低迷状态,所以全世界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下滑。这种下滑,使全球经济的再平衡难以实现,使原有的经济秩序、经济格局也难以实现有序的调整。
从资源来看也需要转型。中国现在资源价格越来越高了,矿产资源是越来越少,有些矿产资源已经接近枯竭。水资源非常紧张,空气也非常紧张。我国是13个缺水最严重的国家,现在中国661个城市当中,缺水城市300多个,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同时我们空气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水资源问题也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