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里猫是指什么生肖?

高晓山高晓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指鼠,因为子鼠,也就是凌晨一点到三点这个时间段,属夜行动物,和猫同一个时辰的。 古时,人们发现老鼠经常半夜出来活动(咬东西、偷粮食),而猫也同样是半夜出来“捕猎”;并且古人观察到,每当晚上看到老鼠出去了,猫也就跟着出来了……所以古人就认为,是老鼠把猫从洞里唤出来的。 《礼记》中就有记载,“夜食不消,令猫旦勿食。”“夜食”就是用晚餐的时候,“昼食”即是早饭时间。

郑玄注疏说,“俗以晚食为夜食者,非也。古所谓‘夏三月’,言六月也。此之谓时食。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时不食肉,惟酒脯而已。今时人早食,皆在朝日之中,非‘夜食’也。” 所以,古人所说的“夜食”,其实就是指晚饭,而“昼食”才是早饭。那按照古人的说法,中午吃午饭的时间完全正确! 而“晨食”指的是早上吃早饭,在古代,只有“士”以上等级的贵族才能这么早吃饭——平民百姓只能饿着肚子去干活,直到上午9点才能吃饭。

其实,猫头鼠尾,本来指的是子时(夜晚十点到凌晨零点),但是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样就将一个白天分成一百刻了。于是出现了《礼记·曲礼上》中的“鸡初鸣,咸盥漱。” (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庄子·天道》中有“日出而作。” (太阳刚刚出来) 《楚辞·离骚》中有“朝搴阰之木兰兮” (早晨采摘山坡上的木兰) 这些文字中都提到了“朝”字,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古代所谓的“早”,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早晨”(6点前),而是指九点至十点的这一段时间。

黎黎黎黎优质答主

生肖为中国及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源远流长、普遍的文化事项,它是一种深远影响华人文化生活、同时亦对东亚文化圈以及西方世界亦有一定影响的民俗文化现象。“十二生肖”及“十二动物/兽属相”,则是指东亚文化中,以十二种(种属的)动物分别配属于年份(按:在中国以干支纪年法纪年)、月份(按:中国传统上以“十二地支”纪月;日本则有基于“十二月兽”或十二神将系统的、以十二种动物名月的月份名称体系)、时辰(指中国传统上以“十二地支”纪时),以及用十二种(种属的)动物指称人及一切有生命之物的属相之称。

现代汉语,以鼠(鼠)、牛(牛)、虎(虎)、兔(兔)、龙(龙)、蛇(蛇)、马(马)、羊(羊)、猴(猴)、鸡(鸡)、狗(狗)、猪(猪)十二种动物名称称十二种生肖及动物/兽属相,但中国历史上亦曾经出现过其他名称,而越南、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则各有不同的译法(包括对“龙”“蛇”等名称的译词)、甚至是采用其他的(属相)动物名称,如越南“十二生肖”中用“野猪”代“猪”;而某些少数民族的“十二兽图腾”(例如傣族、壮族、彝族、羌族“十二生肖”)中,生肖的名目与汉姓中国乃至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十二生肖”的十二兽种亦有所不同,例如以“鼠”代“鼠”、以“熊”代“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