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企业搬迁改造吗?
白酒行业目前还是属于传统型行业,随着消费升级,白酒行业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对于中小型的酒企而言,要想在激烈的行业中生存下来,唯有创新之路可走,所以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白酒行业会呈现出新的面貌。 1、品牌集中化 市场容量决定了行业竞争程度,当前国内白酒市场处于高度饱和状态,品牌众多,大大小小的酒作坊、酒厂遍地都是,如此多的竞争对手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消费者选择产品时往往被品牌所影响,好的品牌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那些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品牌影响力的名酒企业将更具优势,而中小型企业则面临着被兼并或淘汰的危险。
2、消费群体年轻化 现在80后90后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消费力量,他们的消费理念与之前的人完全不同。他们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对品牌的认知度不高,更容易被广告所吸引。白酒企业不仅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品,还要花心思做好品牌营销工作,只有满足当下年轻人多元化的需求,赢得年轻人的心,才能在未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未来白酒的行业竞争重点在于企业对年轻群体的争夺战中。
3、科技融入酿造过程 在酿酒的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是提高产品品质的关键,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投入资金引进先进设备,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或是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特殊场合(如婚宴等)的需求。
4、拓展营销渠道 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与消费者接触的机会成为关键。我们将会在市场上看到更多新奇的推销方式和渠道,比如通过综艺娱乐节目打广告,请明星代言,开通抖音短视频平台,直播卖酒等等形式多样且新颖的推广方式,这些都将为酒水企业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推进长江经济带工业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沿江工业节水治污。实施钢铁、有色、化工、造纸、印染、制革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治污技术改造;推广食品、饮料、医药、船舶制造等特色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和循环利用技术;开展工业集聚区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
二是推进沿江工业清洁水平提升。实施清洁化改造工程,围绕长江经济带造纸、农副食品加工、化工、有色金属、印染、制革、原料药行业及电镀企业等重点涉重金属行业开展清洁化改造;推行重点行业工业废水零排放及循环利用,开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发展。
三是实施沿江工业循环发展工程。支持沿江城市推进循环化改造,在湖北武汉、重庆涪陵等地创建10家绿色示范园区;加快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
四是推广沿江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船舶等清洁能源产品。实施新能源汽车绿色出行专项行动,加快在公交、出租、环卫、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加强长江航线新能源客(渡)船改造支持、鼓励沿江地区发展液化天然气船舶;开展港口、码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鼓励港口、码头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船舶使用岸电。
五是增强沿江企业绿色制造能力。推广绿色产品,实施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和认证制度;推行绿色管理,开发生产绿色工业产品;强化绿色示范,创建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绿色工厂。
六是强化沿江资源综合利用。实施尾矿、磷石膏、化工渣、赤泥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综合利用;加强三峡库区和三峡、小浪底、葛洲坝等上游水库及长江沿线支流湖泊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处理、农业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
七是提升沿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开展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关键技术筛选、推荐、示范,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重点专项工程;加强高效清洁环保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打造技术领先、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绿色工厂、绿色园区。
八是构建沿江工业绿色供应链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建供应链联合体,联合开展绿色制造技术攻关、节能低碳产品创新研发。
九是健全沿江绿色制造支撑体系。提升沿江地区节能监察和绿色制造系统评价能力,建设一批专业化绿色制造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