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只基金清盘?

崔先哲崔先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50多只基金清盘,不是意外! 先说下我的结论:这种“意外”是意料之中的,而且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基金清盘,这是大趋势,不可逆! 我们首先看下公募基金的规模数据,2016年8月份曾经有过一次猛增,原因是监管要求对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进行清理,所以当时很多规模比较小的基金都主动选择清盘了。

这次规模再次猛增是因为去年底到这个月对私募基金的登记备案的加强监管,有很多不符合规范但规模较大的私募基金为了尽快合规,主动或被动的选择清盘,以寻求新备案。 这两次清盘潮都有监管政策的原因。可以预见随着对私募行业的监管逐渐健全和严格,类似这样的清盘会越来越多。

同时我们再来看看公募基金的数量,自2012年起,每年新增的基金数量都不是很多,除了今年新增74只以外,往年都是新增50多只。这说明什么?说明虽然每年都有不少的新产品发行,但是同时也有很多的产品的退出(清盘),只不过发新比清盘多一些罢了。

我查了下数据,2012年到2013年的时候平均每年退市(清盘)的基金在80左右,但是从2014年开始这个数据就急剧下降,2014年只有35只基金清盘,而到了2015年更是少到5只。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原因也是一样的,还是监管! 2014年和2015年的清盘基金大多是不符合监管要求的套牌基金。这些基金大多存在募资失败、资金用途不实、项目储备不足等问题。通过清盘来让这些不符合规定的基金退出市场。 从2016年以后又开始出现基金清盘数量上升的情况。

我统计了从2012年至今所有清盘基金的类型,发现股票型基金占了大部分,平均每年接近20只。其次是债券型基金,数量比较少。 出现这种情况我个人觉得是很正常的。因为公募基金的设计就是这样,股票型的基金80%以上的资产必须投资于股票;而债券型基金则相反,80%以上的资产要投资于债券。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股票型基金还是债券型基金,一旦他们的风格或者持有的标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他们无法适应市场的风格,那么他们就会不适应,就会出现净值的下跌,长期估值偏低的情况。此时他们要么会选择转型,要么会选择清盘。

当然这里还有个问题,就是基金清盘以后钱到底去了哪里。我认为绝大部分的钱都会回到市场,因为如果一家机构发行的基金清盘了,意味着他肯定是有其他的产品,或是刚发的产品,否则不会清盘。而不管是什么时候买的,只要是正常运作的产品,必然会有一定的收益。当然也会有极个别的情况,如该机构根本就没有能力运作基金,那么他们的基金就会一直在低位运行,直到清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