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贷款利率管下限?

席清洋席清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贷款利率上下限的管理是1996年至1998年的产物。随着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1996年放开企业债券利率和金融机构大额存款利率以及同业拆借利率,1997年进一步扩大了国库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波动幅度,1998年放开了再贷款利率。与此同时逐步实行了对存、贷款利率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数量调控为主向价格调控为主转变,其中贷款利率开始实行上限管理,也就是商业银行可以向下浮动,目的是扩大银行定价权,增加银行的动力和活力,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以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上限管理施行以来,对推动金融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分析,各方面感到对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的时机尚不成熟。因为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储蓄大于投资、资金供过于求的国家,贷款市场总体上属于买方市场,而且我国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机构还不具备较强的定价能力和水平,实行贷款利率上限管理难以起到促进正当竞争的作用。相反,还为少数银行机构提供了降低贷款利率、过度从事“掠夺性定价”竞争和向高风险领域放款、忽视资产质量的理由,也不利于对个人住房等长期贷款提供支持。

从近几年实际执行的情况看,贷款利率上限基本成了摆设,并没有哪家银行敢于或者愿意向下浮动贷款利率,有些甚至在办理长期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时,向上多加基点。因此,去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改革贷款利率管理办法,将原来管理贷款利率的上限改为管理贷款利率的下限,这项改革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这次将原来规定的各档次贷款利率水平加或减一定幅度确定上限,改为按其一定幅度确定下限,这是我国贷款利率管理体制的又一重大改革,也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