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暗藏五行属什么?

甘瑞希甘瑞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午时”“未时”已解,来聊聊“申时”吧! 申时的概念与时辰的划分方式有关。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都是两个小时。 “申时”通常理解为下午3点到5点,不过如果严格按十二地支来推算,“申时”是从下午4点到6点。 为什么是两个时间段,而不是一整段呢?因为古时没有时钟,人们通过观察日影变化来决定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而一个时辰被平均分成两个时间段,是因为太阳由西往东移动时,影子先短后长;当太阳由东往西移动时,影子先长后短。 当太阳到正南方(也就是“午”时),影子最短,自然是最适宜劳作的时间。随着太阳逐渐偏西,影子慢慢拉长,人就逐渐忙碌起来。到了“申”时,阳光开始西斜,影子的长度达到了一个峰值。古人认为此时是接获消息的最佳时间——正好可以趁着天亮,处理完手头的事情。而晚上处理事情,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就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所以从“申”时开始,人们要收敛起活计,准备回家了。至于“酉”时,顾名思义,正是夕阳西下之时。

不过这种观念是建立在“太阳由东往西移动”的基础上。但实际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在每年立春之后的第一个丙辰日,太阳将由北及南越过中天,这时阳光虽然直射点位置在南,但地球自转方向却由西向东,因此影子在早晨和傍晚都达到最小值,而在正午则最大。又因为在正月“寅”时,阳光直射的位置还在南回归线以北,所以即使过了“立春节气”,一天当中仍只有“寅、午、未”三时影子最短。

直到惊蛰过后,太阳过中天,阳光直射点进入南半球,“寅、午、未”才成为过去式。用“寅、午、未”来界定“八时辰”,只适用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即今天的华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大部分地区。

满鉴辉满鉴辉优质答主

在时辰划分里,将12个时辰分成3份,各含4个节气; 其中包含的月份分别是农历三月、四月、五月的前一半和六月的前一半,对应阳历四至八月。 所以对应的五行是土火金木。 这是根据二十四节气划分的,每个节气都有其属性。 如果想要更详细点可以查询《二十四节气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