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字五行什么意义?
“言”在古文中有“言之”“语”“说”“道”等多种含义,《康熙字典》中关于“言”的释义就达到了三十多种。 那么这些含义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之”字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 “之”在古代汉语中一般充当介词、代词或结构助词,没有动词用法。其中作为介词时,“之”的意义比较固定,多表示“往”“到”“比及”“至于”等意思;而作为代词或者结构助词时的“之”,则往往起协调音节、复谓语序的作用,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由此可知,“之言”的“之”字,应该读作zhī(音同“支),是第二人称代词,表达的是说话人对于对方的称谓;而“吾言之”的“之”字,也读作zhī,也是第二人称代词,但是表达的是说话人对于自己的称谓。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而”的多种含义: 而在这里则是连词,表示前后两句或两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译作“而且”“然后”等等。 最后总结一下: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把“言”理解为: 也就是说,“言”的第一义项指人们使用语言(即说话)、表达思想感情。在此意义上,“言”和“语”可以互换。 而在第二和第三义项上,“言”和“语”的使用则往往有细微的差异。
比如“言语”这个名词,就可以理解为“说的话”;而说到“言论”这个词,则倾向于强调“说的话”这一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即所说的话可作为参考或者可作为证据。 另外,“微言”指精妙、深奥的语言文字,“良言”指有益、中肯的劝说或忠告,也可以视为“言论”的延伸。 而“道”的意思就更为宽泛了,它除了含有“路”的含义外,还常用来表示“宇宙万物的总称”“社会的总称”“事物的总体和规律”等。“道”也常常用于指代人类所有的知识。因此“道”与“言”一样,也被赋予了“智慧”“文化”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