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火旺得水怎么理解?

桑珍贵桑珍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古人的一种说法,现代人不必太在意。如果真要深入理解,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五行学说是古人观测宇宙运行而得出的理论,古代没有现代的科学仪器,他们只能通过肉眼来观测,天文学和地理学正是基于对天文的观测所形成的学科。五行的“金木水火土”被赋予了特定的指向——金是西方,木是东方,水是北方,火是南方,土是中。

第二、古人发现,当太阳升起时,万物茂盛,大地一片欣欣向荣,这时是五行属木的寅时,也就是凌晨3点到5点;而当太阳到中天时,万物都长到顶了,这时是属火的午时,也就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随后太阳开始偏西,草木开始枯败,这是属金的酉时,也就是下午5点到7点…… 他们进一步发现,当月亮圆缺变化形成弦状时,潮汐也会有规律地涨落,此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就像一个小盘子上划了一条线,人们把这条线称为月刑(对冲),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十七,都是月刑的位置不同造成的。

第三、月相的变化是有周期的,因此产生了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对应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特定位置,形成了立春,雨水,惊蛰等等。人们发现,每当农历月初,月相由新月变为蛾眉月时,气温会有一个骤降,就好像冬末春初突然下了一场大雪,这种温度变化在古代是没有必要留下的,只有特殊的年份才值得记载,如2008年立春那天,我国的四川,云南等地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雪灾。

第四、人们还注意到,一些植物对于天气的转换有着提前的反应,比如庄稼成熟的时间,有的提前几天,就有可能是阴雨天气的到来。于是,根据这些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规律,人们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来解释自然界的变化,并推测人类和社会现象的演变。 “五行之水”就是来源于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