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什么子烤肉?
这名字起的…… 正儿八经地说,这个“炙”字应该这样读(zhì)第四声。不过现在大家叫的读法(zhi)第二声也没有错,毕竟这个词儿是“舶来品”,外国传过来的。这个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标注了两种读音。 “炙”(Zhì)字最早见于金文,形声字,从火,氏声。本义是指烧烤用的木炭。
《说文·火部》:“炙,燔肉也。从火,氏声。”“炙"的繁体字"炙"(如图1)字形演变如下: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收录了"炙"的繁体字"炙"并注出了读音。可见,在东汉时候,人们已经掌握了烤羊肉这一技法并且将之写入典籍之中。
图1、“炙”字的繁体字“炙” 《广韵·质韵》中对“炙”的字形做了调整(由图中2改进为3),保留“火”部形状的同时,去除了右下角的点。音同今。
《集韵·质韵》中关于“炙”的读音与《广韵》相同。
《礼记·曲礼上》中有“凡祭,先豆祭饭,脍炙。”其中“脍炙”一词一直沿用至今,指切细的鱼肉和烤熟的肉类。唐代柳宗元有《鲙炙篇》对“脍炙”一词做了解释:“脍者,细切羊肉;炙者,熟烧肉也。”
北宋时,“炙”出现了两个形近而音同的新字,一个是“炙”(zhì),用于“炙手”(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另一个是“炙”(rì),意为“灸”,用艾熏病。如今我们使用的简体汉字,“炙”字来源于“炙”(zhì),字形做了一点调整。
1986年颁布的《简化字总表》中,“炙”被简化为“炙”(zhì),作为简体字收入《通用规范汉字表》并沿用至今。 现在看来,老北京涮羊肉可能确实没有烤羊肉串那么流行,但说“老北京什么子烤肉”似乎也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