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时钟适合中国吗?

苏瑞敏苏瑞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然不适合,原因有三点: (1)中国经济基本面与美国不同 中国不是发达国家,没有巨额的存量国债和居民储蓄,不依赖利率下调刺激出口和投资;中国的外汇储备来自经常项目顺差而非货币政策,而且,中国是一个贸易小国,进口与出口在总量上大致相当,进出口顺差通过结汇造成的外汇供应增加并不明显,对美元供给的影响有限。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中,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大量出口,赚回了大量的美元。当时正是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启动的前夜。如果那时我们放开流动性闸门,按照美林时钟推演,我们可能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然而事实是中国不但没有加息,反而推出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且使用了超量的外汇储备(那时候中国的一桶石油换不回一斤大米了——从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价格一度达到每桶147美元,创出历史新高)。

(2)当前中美利差的背景不同 美林时钟推出的时候,美国处于加息周期末尾,全球通货膨胀严重。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开始紧缩银根,同时全球其它国家(主要指欧洲和日本)为了抑制通胀也加入了加息大队。在这轮加息周期中,美国的利率上升到了巅峰值。后来,因为次贷危机,美联储急转直下,迅速降至接近零。而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及时出手,逆周期调节,加大基础货币的投放力度。尽管CPI高企,国内经济面临通涨压力,但我国的名义利率始终未触及美联储上升轨迹的上限,两国利率的差异主要是由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差异决定的。所以,基于美联储加息周期末期的经验推出的美林时钟显然不适合当前的形势。

(3)汇率制度不同 美林时钟假设各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但事实上,目前除却个别小国实行的完全是市场调节的外,很少有国家实行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大多数国家的汇率由政府调控,或者受政府监管。中美两国都是汇率管制国家。在中国,企业和个人不能随意的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资本项下业务除外)。在外汇市场上,央行是唯一的买家,其它交易者只能将手中的人民币换成外汇,而不能反过来。这种情况下,央行的每一笔交易都必须是有代价的。一方面它必须考虑到国内经济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对外币供给的控制。 相比而言,美联储则灵活的多。因为它只需要考虑国内的需求就可以。不需要顾及到外国需求的状况。它可以肆无忌惮的一再降息,以刺激低迷的美国经济。

乐宵瑶乐宵瑶优质答主

美林时钟模型源自美林证券全球经济学家David Ritter,用经济增速和通胀两条主线解释了包括股票、债券、商品和现金在内的大类资产轮动规律,是近年来市场最热门的研究框架。随着市场风格轮动越来越快,宏观因子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国内外投资者也开始纷纷尝试使用美林时钟来对大类资产走势和大势风格转换进行预测。美林时钟真的有效么?能不能用在国内市场?

一、什么是美林时钟?

美林时钟模型将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分为高/低两个阶段,通过两两结合,将周期分为滞胀期、衰退期、复苏期和过热期,并给出了大类资产在各阶段表现的指引。

1、衰退/通缩阶段,利率较低,债券、现金和黄金将表现最优。

2、复苏/低通货膨胀阶段,股市触底反弹,由于预期转暖企业盈利复苏迹象逐步明朗,股票(价值型股票和周期性行业)表现最佳,同时债券利率下跌,债券表现也较为出色。

3、过热/高通货膨胀阶段,随着经济形势复苏的明朗,企业盈利高速增长,股票(成长股票和非周期性行业)延续优异表现,而通胀率的走高将使得政府加大货币紧缩力度,债券的利率随之走高,价格大跌。

4、滞胀阶段,企业盈利增速开始下滑,通胀水平达到高点,企业利润被蚕食,股票和债券均表现较差,黄金和现金将表现较好。

二、美林时钟实证有效么?

实证结果显示美林时钟模型在美国市场的有效性的确较高,在日本、德国、英国和俄罗斯的有效性较差,主要受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特殊性和大类资产投资渠道匮乏性限制。从分资产角度来看,在通胀持续低位的环境中,美债和美股相关性降低;在通胀持续上升环境中,美债和美股呈现持续负相关性,美林时钟在此阶段有效性较高。

中国大类资产轮动规律和美林时钟并不匹配。在上世纪90年代末之前,CPI处于持续高位,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以控制通胀为政策目标。1998年之后,中国央行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增长”,随着经济的过热,房地产和制造业产能过剩、库存高企,CPI处于低位,PPI波动剧烈,两者出现明显背离。而美林时钟模型是基于CPI的,因此对于跟踪中国债券和股票并不合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