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普惠国有哪些?

覃娅曼覃娅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国际经验看,一国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即通常所说的“基础建设”)主要有政府投资和企业融资两种路径。其中,前者又可分为政府直接投资和政府担保两级;后者包括BOT、TOT等模式。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先后引进了上述三种模式。但纵观这三种模式的实践,成效却不甚理想——要么进展缓慢,要么执行扭曲。究其原因,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政治体制改革状况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确立,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却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仍然过多过细;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则严重滞缓。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采用政府投资还是企业融资的方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其结果都难免会出现偏差。

那么,应该怎样走出这个困境呢?我们认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在于明确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从而促使政府由“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在此基础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具体而言:

一是逐步撤出一般竞争性行业,实现政企分开。对于至今仍由国有企业负责生产经营的基础设施项目,应尽快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国有资本退出并放开竞争性的环节,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建设运营。通过制度安排,将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有效分离。

二是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管和约束机制。对政府投资和扶持的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外部监督体系。特别是要改进和充实监管手段,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越位现象。同时,还要严格制定相关标准规范,避免造成资产流失和供给劣质产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