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公历农历还是阳历?

戈昭戈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十二生肖实际上就是十二种动物,它们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这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动物的生活作息而得出的结论。在古书《逸周书·大聚》中就有有关记载,“子午卯酉,谓之四正,故寅申巳亥,四隅,故名八节。冬至阳气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直到‘春分’,阳气达到极致,所以白昼也是全年最长的一天,此后白天开始逐渐缩短,到了‘秋分’,阴阳平衡,所以这一天昼夜等长;之后,阴气慢慢累积起来,直到‘霜降’,阴气达到巅峰,这时白天最短,晚上最长;然后,阳气又开始积累,到了‘大寒’,阳气重新回到极致,白天又开始变长,此后又循环反复。”

随着阴阳消长的规律,季节也不断更替。为了便于区分和记录时间,古人根据节气特点将一年划分为十二等分,每一等分对应一个地支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每一个都代表一个月的时间,这就是十二地支。 在此基础上,古人结合十二地支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进行了归类:子属阳,丑属阴,寅属阳,卯属阴,四者合为“五行”;辰属阳,已属阴,午属阳,未属阴,二者合为“六合”;申属阳,酉属阴,两者同为“八座”;戌属阳,亥属阴,两者同为“水围”。此外还有“三合”“三会”的说法,这里就不赘述了。 基于上述这些理论,古人用十二地支来记录年月日时,形成了“干支纪元法”。在这种纪元方法下,任何一个年份都可以用“天干+地支”的形式加以描述并准确推算出该年的节气和大势。如2017年为丁酉年,其特点是火金相生,阴阳平衡,今年春夏之交气温可能偏高,但秋冬之际可能会出现低温雨雪天气。而在同一干地支背景下,不同年份的气象特征是有差别的,这就给精准预报带来了难度。

除了记年月日的用途外,现代科学还以十二地支作为十二经络的代号(子胆、丑脾、寅肝、卯肺、辰肾),用于中医穴位的标定以及经络针灸的治疗和研究。 至于你的问题说到的日历上标注的“农历”“阴历”,这实际上是古代两种不同计时方式的简称:农历指农历月日,阴历指阴历月日。现在我国的法定节假日都是按照公历来计算,因此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讲,人们更习惯于使用公历。而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它既考虑太阳也考虑月亮的作用,每十五天为一个周期,根据月离地球远近来确定大月小月,再配合二十四节气来计算农时。由于月球围绕地球运行一周需要一月时间,而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就是一个回归年,所以农历一年有十二个月三十天或二十九天的差别。这样农历年就与公历年基本同步,但在二十四节气方面却比公历整整慢了十三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