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球队能够盈利吗?

危妍凌危妍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人在盘点中国足坛最近离世的各界人士时,专门提到了已过世的老球王柯以愿等前辈,同时也批评了中国职业足球人只谈投入不讲产出,没有给老前辈们赚得养老费用。其实,这是一句气话,没有人能给柯以愿养老,柯以愿甚至也没从职业足球中分过多少红利。

中超联赛创立17年来累计向球员和教练发放的薪金超过350亿元,这一方面让国内足球从业者获益匪浅,同时也成为抑制俱乐部盈利的最大阻碍。

上港队主教练佩雷拉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如果按照每年200多名有中超联赛出场经历的外援人均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00万元)年薪来计算,17年来的所有外援累计收入高达340亿元。本土球员方面,按年薪标准为60万元(中超45万元、中甲30万元、中乙15万元)计算,2017赛季开始实行U23政策后的13年里,有中超出场经历的1600多名本土球员累计收入超过120亿元。

按照2011至2018赛季中超俱乐部总计200.6亿元的营收(2019赛季的营收还未公布)和130.5亿元的运营成本来看,如果把外援的薪金剔除出去的话,这13个赛季的俱乐部运营成本要降低44%左右,并且实际可以盈利40.7亿元,而不是80.1亿元的亏损。即便考虑到中超联赛的球市在2011年以后有较大起色,俱乐部的营收可以有70%左右的增长,即使将所有中超俱乐部的营收和成本都拉到目前的平均水平,过去8个赛季的中超俱乐部也能累计实现约20亿元的盈利。

这显然是理论上的数据,现实中俱乐部不可能用如此微薄的薪酬去和高水平的外援讨价还价,事实上随着薪资和转会费逐年水涨船高,俱乐部的总体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中超球队的投入从2011年的8.36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44.63亿元,增长了4.3倍。其中,一线队本土球员的年薪从2011赛季的2400万元上涨到了2019赛季的9000万元,外援的年度薪酬从2011赛季的2100万元增长到了2019赛季的2.4亿元,球队每年的安保及青训投入从2011赛季的1500万元增长到了2019赛季的5400万元。

中超俱乐部的支出 中国足球协会公布

从俱乐部的营收来看,2011年只有广州恒大的营收超过了6000万元,天津泰达、大连实德的营收不足2000万元,最低的长沙金德只有1164万元。2012年,万达入主大连阿尔滨,北京国安引进了大量内外援,两家俱乐部的投入猛增到了2.79亿元和2.95亿元,营收也随之达到了2.3亿元和2.7亿元。2013年,恒大在成功卫冕亚冠之后,投入和营收均达到了惊人的5.53亿元和5.15亿元,成为首个营收过5亿元的俱乐部。2014至2015年,中超俱乐部的投入增长速度依然缓慢,直到2016年恒大又一次亚冠夺冠以及部分其他俱乐部大肆投入,中超开始进入到土豪时代。从2016至2019赛季,中超俱乐部的投入和营收分别增长了2.47倍和3.54倍。

中超俱乐部的投入和营收均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增长 中国足球协会公布

与高额的投入相比,中超俱乐部获得的分红一直没能匹配上投资的增长。中超冠军的联赛分红不过1600万元,即便获得亚冠冠军,一个赛季总分红也不过6000万元。与亚洲其他联赛最高收入的队伍相比,这一数字相形见绌。比如东京FC在2017财年的收入达到413.78亿日元(约合27亿元人民币),比当年中超所有球队收入的总和还多。浦和红钻在2019财年的收入达到170.84亿日元(约合10.9亿元人民币),与当赛季中超冠军、足协杯冠军和超级杯冠军得主上海上港的11.5亿元收入基本相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